“杜鲁门”号航母现处地中海水域,暂不清楚何时返回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母港。
去年12月,隶属于“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的“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在红海水域击落一架“超级大黄蜂”。美军将此事定性为“疑似友军误伤”,但没有披露更多信息。
事发时该航母正在急转弯,以躲避胡塞武装火力攻击。
5月6日,即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当天,又有一架“超级大黄蜂”在返回“杜鲁门”号航母降落时坠海,当时这架军机因尾钩未能钩住阻拦索而导致降落失败。
美军3月15日发起打击胡塞武装军事行动,共两艘航母参与其中。“杜鲁门”号航母回国后,仅有“卡尔·文森”号航母部署在中东地区。
美军打击胡塞武装期间,胡塞武装也不时打击“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并宣称击中目标。美国中央司令部通常不公开承认遭打击,只通过一些军方社交媒体展示航母仍正常运行和演练,似乎有意表明航母并未受损。
美国国防部也鲜就胡塞武装说法置评。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伊朗问题专家贝赫纳姆·本·塔莱卜卢告诉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难以判断美军行动在何等程度上削弱了胡塞武装的军事力量。
本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爆发后,胡塞武装在红海航线打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策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胡塞武装在美军发起行动后也频频袭击美国航母及其随行舰只。美国与胡塞武装本月6日达成停火协议系单独行动,撇开以色列。以色列当天仍在大规模空袭胡塞武装控制区,美国宣布停火令以色列猝不及防。胡塞武装也表示将继续打击以色列。
5月14日,美国海军作战部代理部长詹姆斯·基尔比向众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表示,正在对美国海军“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进行调查,正在采取问责行动。
而专家分析认为,短时间内事故频发与高密度与胡塞武装作战有关。
“超级大黄蜂”战机属于一款过渡性装备。当时,美国航母舰载机面临更新换代,新一代的F - 35战机因研发进度拖延,迟迟未能上舰服役。为填补这一空白,美国在“大黄蜂”战机基础上研发了“超级大黄蜂”。作为过渡机型,“超级大黄蜂”承担了大量任务。它是一款多用途战机,需同时具备对空、对海、对地攻击能力。而且,由于舰上无人加油机尚未服役,40多架战机组成的飞行联队中,每次出动约有1/3的战机还需承担加油任务。如此繁重的任务,使得飞行员的训练强度和密度大幅提升。飞行员不仅要取得各种飞行合格证,还需老飞行员带教新飞行员。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让飞行员处于高度疲劳状态。
自去年9月部署以来,彼时,拜登政府对胡塞武装发起了打击行动,“杜鲁门”号上的舰载机需不断出击执行打击任务,其一直处于高强度作战状态。今年1月该行动结束后,3月特朗普政府又对胡塞武装展开新的打击行动,“杜鲁门”号再次参与其中。这意味着,舰上40多架“超级大黄蜂”战机长期处于高密度、高强度的作战任务中。
除此之外,胡塞武装对美国航母的攻击可谓“孜孜不倦”。
据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库项目统计,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胡塞武装对往来红海的军舰、商船、以色列目标和其他目标发动136次打击,击沉2艘船只。其中:
2024年6月22日,胡塞武装称使用导弹在红海袭击了2024年7月,胡塞武装向美军发出警告,一旦2024年11月12日,胡塞武装称用无人机和弹道导弹袭击了在阿拉伯海上的2025年1月11日,胡塞武装称过去24小时使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对位于红海北部的综合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