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亚洲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化解“对等关税”影响
更新时间:2025-05-04 22:08:17 浏览次数:

  后,他立刻召集公司高管团队进行内部讨论,紧急采取系列应对措施。

  邱智铭告诉他解释,第一,贝发集团要做强国内制造中心,服务好除美国外近70%的市场;第二,越南工厂的产能加速提升,借所谓“90天豁免期”化解关税压力;第三,加速推进埃及制造中心、区域供应链中心、区域营销中心建设,从中长期化解关税问题;第四,部分美国客户也有工厂,贝发通过产线入驻客户工厂,而非单独设厂的方式与美国客户展开合作;第五,贝发还在尼日利亚开发了“轻工产业综合体”,带领国内企业一同到尼日利亚发展。

  邱智铭表示,早在2018年,贝发集团就意识到中国外贸形势变化可能是持续性的,并从2018年开始启动全球制造、品牌供应链中心的布局,“‘对等关税’只是催化和加快了我们的全球化进程。我们的工厂建设很快,埃及工厂预计三季度能达产”。

  邱智铭强调,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化解美国“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他说:“我们今年美国市场的预算目标是1亿多美元,在手订单是6000多万美元,在库或在途订单1750万美元。这些订单在4月2日‘对等关税’实施后立马停摆。”今年1~4月,贝发集团的收入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速。贝发集团预期,公司二季度业务会受到一些影响,三季度业务将不断恢复,四季度业务会逆势增长。今年全年的增长目标依然保持在30%以上。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

  不要光盯着美国市场,眼光要面向全球

  作为一家文具用品企业,贝发集团如何做到品牌走向全球?

  在交流过程中,邱智铭也向在邱智铭看来,越是在当下这种时候,中国制造业企业越应该面向全球,眼光不要光盯着美国市场。对于贝发集团而言,当前既要在欧美市场稳中求进,又要大力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我认为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蓝海市场’。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有增量,人口有红利。”邱智铭表示,今年贝发集团预期的增长将有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2023年,贝发集团成立国际品牌中心,组建上百人的团队,将“一带一路”市场划分成拉丁美洲、亚洲、中亚独联体、中东和非洲五大区域,并制定“五年计划”:到2028年,要在全球建设60个国家品牌中心,发展3000个品牌承销商,服务50万家门店和终端,惠及30亿名消费者。

  内循环与外循环双轮转动

  今年是贝发集团参加广交会的第32个年头。在贝发集团的展位上,外国客商络绎不绝。他们都被贝发集团的两款AI TOP贝发智品翻译终端‌——双屏会议翻译台机、卡片式移动翻译机所吸引。

  邱智铭接受根据邱智铭的讲解和演示,双屏会议翻译台机主要应用场景是国际展览、商务会议、涉外宾馆等;卡片式移动翻译机则做成了“手机支架”的形状,紧贴手机背面,与手机蓝牙连接,便可在任何聊天软件中,与不同国家的朋友实现无障碍沟通:“你说你的母语,对方收到的信息会自动显示对方的母语。也一样,我说中文,对方听到的是他的母语。会议电话或者还能形成会议总结。”

  邱智铭认为,这两款产品的出现,意味着贝发集团成功布局AI新赛道。“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够有一些企业引领创新,这应该就是中国新质生产力所在。如果行业都在重复、低水平竞争,产业就没有竞争力了。”邱智铭说。

  面对外贸大变局,邱智铭多次向好的迹象正在出现:美国零售巨头近期开始通知贝发集团发货。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