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龙迪×杨咏梅蓉城开讲,2025成都“蓉城家长季”解构家庭教育底层逻辑
更新时间:2025-05-15 17:32:35 浏览次数:

  在第四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到来之际,一场关于教育与爱的城市对线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主办,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成都开放大学协办,成都新东方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支持,活动拟聚焦当前教育改革与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家校社协同育人”,邀请李玫瑾、杨咏梅、龙迪等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合,探索科技赋能下的温情教育新范式。

  教育大咖的育儿妙招,解锁家庭“成长密码”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育者和引路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为成长播撒启蒙的种子,亦需以智慧引领前行方向。当传统教育范式遭遇数字文明冲击,如何构建适应未来的家庭教育体系?活动给出了破局方案。

  本次活动聚焦三大方向:在情感教育层面,剖析家庭教育中爱的本质与实践路径,强调情感联结对人格塑造的基础作用;在技术赋能层面,展现技术创新如何打破教育时空界限,如AI亲子互动工具、虚拟现实成长档案等前沿案例;在能力培养层面,前瞻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倡导跨文化包容、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系。

  围绕上述方向,教育大咖们将展开深度思辨,三场核心主题演讲将构建完整教育图谱,帮广大家长减少焦虑。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咏梅聚焦“数智时代的智慧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护童成长项目国家级专家、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龙迪分享家庭情绪管理方法论,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李玫瑾则解构生命教育难点。

  在圆桌讨论及提问互动环节,特邀到家长、社会和学校三方代表,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从“如何理解家庭教育中‘爱的本质’?”“如何通过家校社联动培养具有城市精神的新一代?”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成都解法”实战手册,让每个难题都有参考答案

  当家庭教育从“家事”升级为“城事”,成都给出的解题思路充满创意——本次“蓉城家长季”上,将用场景化的解题方案为家长和孩子们打开成长锦囊。

  其中,三大教育案例分享会堪称“家庭教育急诊室”。活动特设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学教育三大专场分享会,通过“案例推演”模式呈现成都在教育领域的本土创新实践。

  具体来看,学前教育专场分享会主要破解0-6岁儿童发展敏感期养育难题,基础教育专场分享会展示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库,中学教育专场分享会提出青春期家庭教育冲突化解机制。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耦合的设计,既彰显教育智慧,也突显城市创新基因。

  当家庭教育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议题,“蓉城家长季”着力构建“政-校-企-家”四位一体教育生态圈,这种多方协同的创新机制,既传承“文明城市”的治理智慧,更指向“城市文明”新境界。在这里,每个教育难题都有系统支持,每个成长困惑都能找到科学回应,让城市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育人沃土。

  “蓉城家长季”品牌延续,让“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早在2023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依托成都开放大学成立成都市家长学校以来,以家长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延伸拓展形式和内容。目前,全市23个区县全部建立起家长学校分校,分布在广大社区、中小学幼儿园、文明实践阵地等的家长学校子校达到2018个。

  为了让家庭教育服务更加可知可感,2024年7月成都启动了“蓉城家长季”活动,持续开展“家庭成长课表+成长地图+成长礼单+家庭教育宣传联盟”4大活动。其中,围绕假期心理调适、融洽亲子关系、暑期生活计划等开设23堂精品家庭成长课程,线万组家庭;推出“音乐演出、体育运动、文学艺术、文博历史、公益志愿”5条主题成长路线余组家庭体验“主题成长路线”;围绕亲子沟通技巧、青少年心理发展困惑、家庭关系调适等开展400余场次参观研学、实践研学、线上公益讲座等公益活动;成都文明网、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家长学校宣传平台、县级融媒体平台等100余个新媒体平台围绕家庭教育主题进行推广宣传。

  2025“蓉城家长季”活动将延续这一城市级家庭教育主题综合活动品牌,通过专家大咖分享精彩观点、输出真知灼见,举办精彩教育案例专场分享会,由成都市家长学校各分校有计划的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一议题更加落到实处,敬请家庭、学校、社会持续关注,共同实现“让爱育未来”。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