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药实控人变更余波未了:董事会继续换血,董事毛润反对罢免自己
更新时间:2025-05-10 13:27:28 浏览次数:

  5月9日晚间,北大医药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及。值得关注的是,被提议罢免的董事毛润对两项议案均投出反对票。

  公告显示,北大医药董事会以毛润“已不再担任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裁职务”为由提议免去其董事职务。毛润则在表决意见中明确反对,强调“公司以劳动关系解除为由罢免董事缺乏法律与公司章程依据”。

  西南合成的5名董事都进行了更换,其中包括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由毛润换成了涂文强。而毛润担任北大医药董事的原定任期为2024年6月27日至2027年6月26日。

  此次,北大医药董事会补选的非独立董事为黄联军,根据公告,其有一女在北大医药新的间接控股股东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合伙企业任职。

  北大医药公告披露,新优势的有限合伙人由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铭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但北大医药的实控人仍旧不变。

  在此之前,因为中贝九洲是上市公司九洲药业的控股股东,这也导致市场出现了九洲药业和北大医药是否存在同业竞争的声音。

  随后,2月28日,西南合成的5名董事都进行了更换。

  紧接着在4月初,北大医药董事会也迎来换血,杨力今、包铁民被选举为北大医药董事,徐晰人被选举为董事长。

  北大医药经营思路保持连贯性

  公开资料显示,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原为方正系下属企业之一。2022年,平安系出资482亿元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北大医药控制权。直到此轮股权再度变更,平安系从北大医药退出。

  尽管实控人数度更迭,但北大医药的经营思路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在方正系时代,北大医药就提出围绕“三补、三调、三防”核心经营思路。“三补”是指补产品、补人才、补产能;“三调”强调要聚焦抗感染类、精神类、脑神经类三大药物领域,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产品结构;“三防”则是防经营风险、防安环风险、防政策风险。

  平安系接棒后,提出要坚持“重医药工业,优化医药商业”发展战略,医药工业聚焦“抗感染类、镇痛类、精神类”等重点领域,坚持以“补产品、补产能、抓市场”为核心经营思路,推进内生外延发展。

  在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行业政策影响下,北大医药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2.3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0.60亿元,但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4314.38万元,上升至了2024年的1.38亿元,创下了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在这背后,一方面,北大医药的药品流通业收入占比在2024年提升至近70%的新高;另一方面,北大医药通过重点产品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等,实现了盈利能力提升。

  新优势进驻后的北大医药会走向何方呢?从北大医药2024年年报中的2025年度经营计划来看,其经营思路可能会保持与此前大体一致。北大医药提出,要优化战略布局,聚力优势资源,以“低成本、广覆盖、上规模”为方向,全力深化“三补”核心工作。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