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行业。
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PCB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推动下,全球PCB需求总体呈增长态势。
根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全球PCB产值为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29年,全球PCB市场规模预计达946.61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2%。
处于PCB赛道中央的胜宏科技,营业总收入与净利润也在2024年迎来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达35.30%和71.98%。今年一季度,胜宏科技营业总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80.31%;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339.22%。
“我们力争2026年实现200亿元目标。”陈涛表示。
芯片迭代推动PCB技术突破,制作工序最多达140道
“芯片大致每半年迭代一次,会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形成更高的算力。”陈涛介绍,“这些决定了PCB必须比上一代更成熟,具备更多孔数,从而支撑芯片的性能。这也推动了PCB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PCB的制造加工是一个融合电化学、材料学、高分子等多学科的生产过程。
“普通PCB的加工工序已经很长,制作过程有40到50道工序,而涉及AI算力的PCB制作工序更多,由原来的三阶到现在的八阶/十阶,每增加一阶会增加13道工序,最高可达140道的主要工序。”陈涛说。
据悉,PCB板分为硬板和软板。前者的升级走的是高多层硬板路线,要求PCB层数更多、板更厚、尺寸更大,加工难度随之增加;后者多用于智能手机,走的是HDI路线,追求轻薄短小和功能增加,迫使PCB更小更薄。
在胜宏科技展厅,“对于PCB来说,每多增加一层,工艺流程不仅可能翻倍,加工难度也可能呈指数级增长。”陈涛表示:“其中难点很多,比如对孔精度,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品。”
据悉,胜宏科技目前量产的PCB已达40层,预计今年将突破至78层。
为提升制造工艺,胜宏科技早在2018年便在行业内率先建成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不仅率先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也让交期缩短3至5天,同时节省50%的人力,并提升40%的产能。
胜宏科技智慧工厂生产车间 凭借过硬的PCB制作工艺,胜宏科技已成功进入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亚马逊、谷歌、微软、博世、台达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链。
整个AI产业链都离不开PCB,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涨超278%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胜宏科技股价高速增长,截至7月8日收盘,增幅达278.07%,公司市值已达1356亿元。
胜宏科技近2年股价走势图 胜宏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中国PCB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自2006年起,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国,PCB的产量和产值均居世界首位。
在陈涛看来,中国企业在PCB领域的技术储备仍需持续深耕。“尽管中国PCB产值占全球56%,但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地区,美国也有少量掌握。”
陈涛坦言,中国在芯片领域与世界一线水平尚有差距,但必将在短期内实现追赶。而当芯片水平提升后,中国整个PCB产业链的生产水平也将水涨船高。
“未来AI产业链将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其体量远超出当前想象。而整个AI产业链的发展都离不开PCB。”陈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