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品牌是企业的“身份证” 人力智力资本是品牌IP化战略更重要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5-05-10 03:39:25 浏览次数: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围绕“中国上市公司品牌及技术赋能、品牌IP化”作主旨分享。

  品牌的目标是建立顾客忠诚度

  “品牌是企业的‘身份证’,是企业或组织身份的表征。通过品牌,企业可以与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张鹏表示,品牌的目标是建立顾客忠诚度,使公司能够在所在行业占据优势,产品获得较高的溢价。

  他表示,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明确以下三点:首先,品牌并非虚无缥缈之物,尽管在财务报表上可能无法直接体现,但它确实是一种“真实”可交易的资产;其次,品牌能够为产品带来更高的利润,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产品支付溢价;再次,拥有品牌后,公司现金流会相应增加,而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企业的成长以及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

  在张鹏看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具体而言,第一,品牌能够促进产品向现金流变现。

  第二,品牌可以增加第三方对产品的忠诚度。张鹏强调:“这里的第三方不仅包括消费者,还涵盖债权人等。如果债权人对品牌认可度高,企业在融资时的成本就会降低。”

  第三,品牌有助于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拥有品牌后,产品毛利增加,成本与收入之间的空间扩大,这将有利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他企业进入的壁垒。

  第四,品牌能使企业在与上下游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当前流行的“互联网控制”“供应链控制”概念,其实质就是品牌产品在产业链中处于关键节点,掌握着产业链的主导权。

  第五,品牌能够加快产品的市场覆盖,使经销商快速获取客户反响强烈的产品。他表示,其核心就在于建立低成本库存,提高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销售收入和利润。

  最后,品牌允许企业实现低成本和规模化的产品,即规模化生产。借助品牌认知优势,打造网红产品,这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优势。

  人力/智力资本是品牌IP化战略更重要的力量

  张鹏表示,品牌IP化战略是集战略与执行、人力与物质、增长与价值等于一体的系统价值创造战略提升计划。

  他提到,品牌IP化战略外围由韧性增长、人力/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战略与技术前沿整合而构成,价值创造战略涉及企业整体规划、战略执行,战略执行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旦战略定了,战略执行就是关键。”张鹏说,从物质资本角度看,就是技术前沿的获取和整合能力,包括新兴技术获取、技术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技术与企业客户的无缝对接等。

  张鹏说,人力/智力资本是品牌IP化战略更重要的力量,包括建立允许企业家精神发挥的平台和宽松、柔性的文化氛围,为创造价值的新想法、新思路提供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员工提供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人力资本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在国外文献研究中具有较大差异,人力资本只有与平台结合才能转化为智力资本。”张鹏说,换言之,合理的平台是人力资本转化为智力资本的前提,因此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发展好才能为员工提供好的平台,当然员工发展好也是企业发展好的根本体现。因此在这样的视角下,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

  最后,在技术前沿和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加持下,企业迎来韧性增长路径,这一增长路径的核心特征是柔性化的运营策略、组织架构和差异化的能力,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持续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