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短剧由某女装品牌独家冠名定制,淘宝短剧与浙江亮光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京东在App首页“逛”页面的“推荐”tab信息流中,也增加了与短剧相关的账号和内容。除电商平台加码之外,一批为主播带货服务的MCN机构也已经切入这一赛道。
遥望科技财报提及,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短剧平台以小程序的方式上线年一季度,公司短剧业务流水约8100万元。
这些互联网公司为何集体看上短剧这个新兴产业?
“大资本的出发点和对未来的展望,是我们这些一线从业者所始料不及的。”短剧导演胡玉羽扎根短剧行业多年,作品有爆款短剧等,他对“商家自己投钱的叫定制剧,比如一个化妆品品牌自己可以投个100万或者200万做一个剧,在‘双11’或是‘6·18’等节点,让这个剧上线,通过这个剧来搏流量、带热度,最后转化为销售。”胡玉羽说。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对加码内容,并基于此提升用户规模,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少电商平台的发展重心之一。
今年“6·18”大促期间,短剧已经展现出了一定价值。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同样属于内容领域,同样有助于提高用户留存和转化,直播和短剧之间是左右手互搏还是相辅相成关系?
庄帅认为,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短剧推动主播粉丝增长或者植入品牌获得曝光,得到更高的收入。在直播的时候还能提升粉丝对品牌的认知和对主播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转化率。
对此,张书乐则认为,品牌定制短剧本质上是品牌营销,而非直接带货,不会直接冲击直播带货赛道,更多的是让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顺便具有一些带货效果,和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并无太多区别。
当下,短剧市场的发展尚处青春期,其在电商平台最终将是何种份量尚是未知数。但随着一个“新物种”的诞生,考验各大电商平台眼光和手腕的时候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