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在舟山市普陀区登陆,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9月16日17时15分,海曙结束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9月17日8时,城区已基本无积水,农田、工厂正迅速恢复活力。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防汛抗台忙碌的“身影”中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存在”:“防台减灾智治”应用紧盯水情雨情,显著提升实时感知能力,研判洪涝趋势;“智慧城管”实时关注积水、道路破损等城市管理问题,实现“第一时间跟进处置、第一时间办结反馈”;“整体智治”平台全天候接收群众求助,做到“5分钟响应、半小时确认受理”……“数字化防御”,让台风天里的安全隐患得以快速消除。
而这,只是海曙区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曙不断推进数字化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应用场景投入使用,撬动经济社会全方位转型,描绘出了一幅城乡融合、治理现代、产业兴旺、生活富美的共同富裕美好蓝图。
“数字化改革是迈向现代化的‘船’和‘桥’,改革进展都集中体现在‘育星台’上。”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记录各部门在推进改革工作特别是数字化改革工作中重要节点、重要决策,全程留痕,分类赋分,以此科学评估部门改革活力。
眼下,育星台已入选项目60个,其中24个项目已处于实战阶段。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数字文化等6大系统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初步见效,基层治理四平台与综合应用初步建立连接,“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掌上治理之区”逐渐成为现实。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作为宁波主要水稻种植区之一,海曙区正着力推进“种植大脑+未来农场”改革: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打造集农场种植管理、农田环境信息监管、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种植“种、管、销”一体化服务应用协同等功能于一体的种植数字化底座。依托于此,“海曙未来农场”掌上端应运而生,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休闲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实现农旅互促发展。
政府有为,群众有感。海曙深化完善“一网一号一中心”智慧党建体系,发布浙江省首个党组织党员平战一体数字化应用场景“一人一岗锋领码”;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助力实现高效能基层治理;建立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实现各类矛盾纠纷的内部流转、在线调解和就地化解;开发“邻e家”云享邻里中心平台,突出“服务+管理”双重功能,形成设施智能、服务便捷、治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未来社区数字化体系……数智赋能,精准服务,让基层治理有“智”更有“质”。
未来,海曙将继续聚焦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改革三大主线任务,加快推动改革延伸扩面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