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保交楼“大干30天”期满,145个已售停工、半停工项目复工,
更新时间:2022-10-07 10:59:26 浏览次数:

  郑州全市已排查出的147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中,有145个实现全面、实质性复工,郑州“保交楼、稳民生、促发展”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郑州市纾困基金专班“十一”长假期间已经与信达资产、中豫建投就省市纾困基金加强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初步同意由河南省纾困基金受让市纾困基金50亿元,用于支持郑州市“保交楼、促发展、稳民生”项目复工建设。

  8日下午,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组织邀约了60家房企代表召开“郑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瘦身自救行动保交楼吹风会”。

  郑州“保交楼”5个专项行动中的企业瘦身自救“保交楼”专项行动,由郑州市住房保障局牵头,坚持“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统筹结合、违法必究”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探索企业纾困新思路,稳妥推进市场风险处置。

  一方面,对不能实质性复工、表演式复工企业,严查企业资产、项目资金,督促企业担当自救、主动化解;要摸清项目现状,制定“保交楼”一楼一策,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复工复产;

  另一方面,房企要积极展开自救行动,打通出险房企化解风险有效路径,推动停工、半停工项目实质性复工,确保按照已售逾期未交付项目早日交付,已售未交付项目按期交付;无法实现瘦身自救的,该破产的依法破产,该拍卖的依法拍卖,让企业认识到“砸锅卖铁保交楼”是应尽的基本责任。

  事实上,为化解停工烂尾楼问题,此前郑州市探索确立了“统贷统还、政府回购、项目并购、破产重组”及设立地产纾困基金等问题楼盘攻坚化解“4+1”模式。其中,纾困基金落地工作是重中之重。

  今年8月,郑州按照“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设立地产纾困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意在“尽力解决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急迫困难”,重点通过引导鼓励央企、省市国企、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参与盘活市域内存量房地产项目。

  此外,郑州住房保障局、地产集团要在8月底已完成第一批2万套的基础上,10月底前完成第二批3万套,12月底前完成第三批5万套,确保完成全年10万套人才公寓回购任务,为销售困难的现房、准现房项目纾困;尽快发放首批5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金融机构配套融资同步跟进,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快速复工;而针对政府欠款要求尽快清偿,郑州市财政局要抓紧与郑州银行、中原银行对接,确保对建业、康桥、正商等5家头部房企已经确认的53亿元政府欠款于9月9日之前发放到位。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