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21时至21时30分,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北京房山东风站,为34.3毫米。丰台、朝阳、房山等地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3至5厘米。
从5月14日开始,广西全区转为多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强降雨落区主要在桂北,特点是面弱点强,以中雨为主,局部有暴雨。
对此,许小峰表示,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上看,目前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是正常的,关键还是要看旱涝出现的极端性。近期南方降雨强度加大,范围也不小,出现了一些极端天气,北方的干旱也持续发展,旱涝并存也是比较正常的。干旱越厉害、汛期的汛情越严重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但这并不是确定性的依据。
朱定真接受
一台自走式喷灌机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麦田间作业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夏粮已经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地近期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各地各部门抓紧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抗旱保收,精准施策守护粮食安全。
持续干旱气候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多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李国祥进一步表示,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陕西和甘肃并非粮食主产区。另外,当前时间段,田里面基本都是夏粮。去年,我国夏粮总产量接近1.5亿吨,占整个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所以,我认为本轮旱情不会对我国粮食产量造成太大影响。”
“但值得警惕的是,5月份是我国夏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因为6月就要开始收割了。”李国祥向许小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