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于某等13名投资者与被告鲜言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纠纷一案。该案是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首例涉A股主板市场操纵证券民事赔偿纠纷案件。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出[2017]2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为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期间,鲜言通过采用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信息优势连续买卖,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方式操纵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价格,对其操纵上市公司股票行为,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2亿元罚款。
此后原告的交易行为与被告的操纵行为无因果关系;投资损失计算应当扣除2015年股灾等系统性风险以及投资者非理性投资的影响;此外,信息型操纵行为同时构成证券虚假陈述,相关生效民事判决认定投资者损失的10%归因于鲜言的操纵行为,本案对鲜言赔偿责任的认定应与前案保持一致。被告还就损失计算的具体方法、诉讼时效等提出抗辩。
当时的多伦股份公告称,公司拟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彼时多伦股份解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更名是基于业务转型的需要,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主营业务转型。
令鲜言声名狼藉的还有ST慧球案。
2016年1月份,原慧球科技实控人顾国平股权质押爆仓引爆市场,由而牵扯出顾国平与“资本玩家”鲜言私下交易慧球科技控制权,引发出的一系列股权争斗、“千奇葩议案”等震惊资本市场的事件。
2017年1月初,鲜言及董事会多名成员起草报送1001条股东大会议案,议案内容包括、等奇葩条款,试图延缓临时股东会议召开。
最终慧球科技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变身为天下秀。鲜言在领了证监会34.7亿元“史上最大罚单”后,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80万元。
无论是在“匹凸匹”更名闹剧之中,还是慧球科技的奇葩议案背后,鲜言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对股东权利的无视,以及对公司治理机制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