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刚刚公布了创新投资基金首批子基金申报指南,其中就对子基金的专注度提出了要求:“子基金合伙协议须对管理团队的核心人员进行锁定,在子基金完成70%的投资进度之前,被锁定人员不得作为其他基金的关键人参与投资相同领域、地域及阶段的投资,子基金管理机构不得新设相同投资领域、地域及阶段的其他基金。”
这类排他性的条款也意味着,一旦某位核心合伙人被“锁定”,其本人及供职机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投资人也很快就“不够分”了。这也是很多机构在申报子基金时会考虑的一项限制条件。
虽然陈西和团队希望子基金的GP能在当地设立团队,但显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能满足这一要求。
一家头部VC的募资负责人告诉,该机构与全国多个城市的引导基金都有合作,但不可能在全国都设立投资团队、布局人员。“常规的交流以线上、电话等方式为主,主要负责的投资人会定期或在重要时间节点飞到当地去,当面沟通。我们整个投资团队就这么多人,强行安排某些投资经理过去,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完成子基金的考核任务,做好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当地有没有人可能没那么重要。”
而在上述大型VC人士眼里,这与机构的背景出身有很大关系,并且头部基金显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他所供职的机构在所设子基金的城市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投资团队,但有其他部门的成员在服务LP,相关投资人也经常专门飞去该城市,“有时候需要手把手教LP投资的相关事宜,投资人很无奈,但不得不配合”。
相比之下,一些CVC机构在这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某知名CVC人士就告诉,该机构在申报政府引导基金的子基金时,往往会选择其母公司本身已有布局的城市。“据我所知,我们团队正在接触某省会城市的政府母基金,就是因为总公司在当地有工厂和团队,开展工作很方便,所以也不会要求投资团队落过去。”
总而言之,今年以来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热情居高不下,寻找GP的需求也非常强烈。而优质的VC/PE和投资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更需要地方政府抛出橄榄枝来吸引。可以想见,今年的“GP和投资人争夺战”还将继续上演。
长按识别二维码,前往“场景汇”APP
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