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芳源股份发布了回购股份首次减持的公告。
减持回购股份补充流动资金
重要股东也多次减持
2025年9月8日,芳源股份首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回购股份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此次减持价格区间为6.24~6.27元/股,公司回笼资金381.38万元。
本次减持是公司8月5日公布的减持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拟在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32万股,减持所得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
9月8日减持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从2377.77万股降至2316.77万股,持股比例从4.66%降至4.54%。
芳源股份此次减持操作是其2024年回购股份的后续行动。2024年2月23日至5月22日期间,公司累计回购了33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65%。根据其当时的回购方案,公司拟回购5000万元~10000万元的股份,其中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回购金额为3350万元~6700万元;拟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回购金额为1650万元~3300万元。
最终,在2024年2月23日~2025年2月22日共回购1327.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60%,实际回购金额为5999万元,平均回购均价为4.52元/股。其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回购期限为2024年2月23日~2025年2月22日,回购均价为4.27元/股;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回购期限为2024年2月23日~2024年5月22日,回购均价为5.27元/股。
以9月9日收盘价6.57元计算,芳源股份剩余的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所回购股份的浮盈比例约为24.7%。
除了公司自身减持回购股份外,芳源股份9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持股3.93%的股东股五矿元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也计划根据市场价格,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530.52万股。而在此之前,五矿元鼎已经实施过多次减持。
上市以来亏损额超过募资额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官网资料显示,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办公地址为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万兴路75号。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镍电池正极材料、锂盐、硫酸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9.00亿元,同比下降13.48%;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下降124.85%。
公司目前已经连续两年半亏损,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4.27亿元,扣非净利润-4.43亿元;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4.55亿元,扣非净利润-4.39亿元。
公司于2021年8月上市,而2021年至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累计赚得的净利润约为-9.59亿元。也就是说公司自2021年以来累计亏损了9.59亿元,而这个金额超过了公司IPO募资金额和可转债募资金额之和。
芳源股份于2021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3.01亿元。上市仅一年后,2022年7月,公司又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6.38亿元。可转债落地不到一年,2023年6月,公司再次宣布筹划定增募资18.86亿,但最终在2024年4月终止定增事项。最终合计共募集资金9.39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5.2%,流动比率仅为0.9,这些指标表明公司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压力和短期偿债风险。
实际上,芳源股份上市以来,其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其2020年~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5.79%、53.44%、63.94%、65.90%、81.66%,而到今年二季度,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攀升至85.2%。
公司毛利承压
将推进可转债转股应对债务问题
芳源股份主营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锂盐、硫酸盐、镍电池正极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产品构成中:硫酸盐收入4.23亿元,占比46.96%;前驱体收入2.68亿元,占比29.77%;碳酸锂收入1.27亿元,占比14.07%。
然而,这些产品的盈利能力令人担忧。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87%,销售净利率为-16.58%。具体到产品:硫酸盐毛利率为2.28%;前驱体毛利率为-0.46%;碳酸锂毛利率低至-17.84%。
那么,公司在减持回购股份之际如何保障中小股东利益?对此,资本眼专栏对于公司的所面临的高负债,该人士表示:“我们未来主要会通过推进可转债转股来解决,再就是要把经营做好,只要现金流没问题就没问题。”而对于公司未来的情况会不会改善,该人士表示:“我们肯定是希望改善的,我们也看了相关研报,说今年有可能是个拐点,这还是要看整个行业情况。”
芳源股份8月28日发布的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88,20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6%,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延伸。在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下,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较2024年末、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均有所好转,毛利率水平得到持续改善。
未来一段时间,如何优化债务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盈利能力恢复,将是这家科创板企业需要面对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