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行业供应商普遍面临超长账期煎熬。此前平均账期长达170余天,部分甚至超过240天,这导致供应商现金流吃紧。今年6月,十余家国内大型车企接连发布,集体承诺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增收
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180亿元。
德赛西威将主要业务划分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及其他”三大板块,对应收入分别是94.59亿元、41.47亿元、10.38亿元。前两项业务上半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76%、55.49%,但“网联服务及其他”收入下滑,同比降2.11%。
德赛西威介绍,公司上半年在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领域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智能驾驶传感器方面,公司拥有多款摄像头、雷达、智能天线产品,报告期内已获得长安、吉利、上汽大众等车企新项目订单。
此外,德赛西威的海外市场开拓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7月,德赛西威曾向投资者回复,目前公司的海外产能主要布局在欧洲,其中德国工厂正常开展生产运营,西班牙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西班牙工厂2025年底竣工、2026年开始出货。这些工厂主要服务沃尔沃、大众等欧洲客户。另外公司在东南亚通过产业合作等模式快速构建本地化制造和服务能力,在墨西哥也已设立了工厂。
据民生证券研报,今年5月,德赛西威在印尼开始贡献产能,6月,其墨西哥蒙特雷工厂首个量产项目诞生。
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同比增长5%,中国和日本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
2025年,汽车行业开始“反内卷”,其中汽车供应链的回款问题引发关注。
先是生效,该条例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时,应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随后,17家车企集体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更是引发行业热议。
不过,上述政策目前对德赛西威的回款利好刺激尚未明显体现。虽然德赛西威在半年报中解释称,本期客户回款增加,截至6月末的应收账款额较年初时减少了4.17%。但根据德赛西威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半年报,各期末应收账款分别是17.14亿元、31.80亿元、50.83亿元和67.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是21.96%、28.87%、34.94%和39.17%。
“是有一些,但具体要看客户,它可能还没有那么快,具体还要看怎么实施和落地。”据Choice统计,德赛西威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3.38天,相比今年一季度的120.38天,略有提速,但与2022年、2021年等年份保持在80余天的情况相比,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第二大股东连续减持
另一方面,对此,德赛西威今年3月份曾在公告中披露,惠创投在1月至3月期间分别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了549.97万股和481.31万股,减持均价对应为109.68元/股和113.52元/股。
据此计算,在这一轮减持中,惠创投变现约11.5亿元。
上轮减持结束后,惠创投在今年6月份再次抛出减持计划,提出在公告披露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64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根据最新公告,惠创投已于7月、8月分别减持了386.84万股、574.82万股,持股比例由24.63%下降至22.90%。前述德赛西威人士告诉
此外,股东深圳市神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减持计划。半年报显示,深圳神华为德赛西威第七大股东,持股数798万股,持股比例1.44%,其减持计划为减持数不超过持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