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罢免劳工统计局长后,首个重要数据再遭质疑:样本缺失、数据缩水、人员短缺,7月CPI还能信吗?
更新时间:2025-08-13 05:22:46 浏览次数:

  特朗普政府提议在2026财年将BLS预算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削减8%。

  不仅预算紧缩,人事任免上的变动也令局势更为混乱。今年3月,政府解散了两个为BLS提供咨询的外部专家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原本由经济统计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几乎无额外成本,却能够帮助BLS改进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它们的解散使得BLS失去了一项宝贵的智力支持。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3月份对学术经济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专家们绝大多数认为,统计机构的裁员和咨询小组的取消将导致“政府经济数据的可靠性大幅降低”。

  人员的大量流失、经费的削减以及治理上的干预,都使BLS面临内部运作的不确定性。瑞银分析师艾伦·德特迈斯特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价格报价数量的减少可能会降低CPI作为通胀指标的可靠性,并增加月度CPI数据的波动性。”

  王在邦认为,BLS预算削减、大规模裁员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解散,意味着劳工统计局的工作将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因为干活的人少了,能干的活儿少了,这难免对美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与时效性产生长期负面的影响,也标志着美国核心统计能力的系统性削弱!

  
 

  CPI数据的产生需要庞大而细致的基层采价工作。BLS每月都会收集大约10万个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样本。这些价格主要来自全美75个城市的实地采集,占比约三分之二,其余通过电话或网络获取。调查涵盖食品、衣着、交通、医疗等各类消费项目,以及租金等住房成本,目的是构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变化的价格指数。正因其规模和细致,BLS的物价调查一直被视为经济数据的“黄金标准”之一。

  然而,这一调查标准只在理想情况下存在,即每个样本商品的价格都能按时获取。当遇到样本不足或缺失时,BLS则采用插补估算来填补空缺数据。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个具体商品在某城市当期未能采集到价格,统计人员会用同一商品在同一城市的其它价格变动来推算。如果该地区该商品整体缺乏数据,则采用“不同单元”的插补方法,即用相似商品或其他地区同类商品的价格变动来估计。这种跨商品或跨区域的推算由于可比性较低,被认为精度相对较差。

  
 

  2025年4月美国CPI统计中,基于不同地区或替代商品的“不同单元”价格插补占比出现明显跃升,表明当月更多价格是通过估算得出。该比率通常仅为个位数百分比

  进入2025年,在采样缩减后,CPI数据对插补的依赖程度再次提高。据BLS介绍,4月起采样缩减导致需要插补估算的价格数量显著增加,调查响应率则有所下降。的分析也指出,由于人员短缺,统计员在4月“不得不更频繁地依赖不同单元插补——也就是用关联度更低的替代商品或外地数据来猜测价格”,这相当于增加了“有根据的猜测”的成分。这种方法虽可保持指数连贯发布,但也意味着CPI统计对实际市场价格的覆盖度在降低,数据质量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面对采样网络的缩水和插补比例的提高,当前发布的CPI数据是否仍然可靠?

  BLS进行了历史模拟:将本次停收的布法罗、林肯、普罗沃三地,从2018年起视作未采集,重新计算2019年1月到2025年5月的CPI。结果显示,全美城市平均CPI-U的12个月同比涨幅与原公布值平均误差不到0.01个百分点。在77个月的样本中,有52个月的模拟值与官方公布值完全一致,其余月份的差异也仅在0.1个百分点上下。

  这一结果令BLS有理由宣称:即便减少部分采价点,对全国通胀率指标的影响微乎其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BLS并未测算采样减少对分地区或分项指数的影响。由于部分城市和具体商品的样本缩减,这些更细分的指数可能变得更加波动,短期数据噪声增大。这意味着CPI的“全国平均”可能依然准确,但局部的数据可靠性下降了。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孙冰岩接受孙冰岩称,目前我们看到,特朗普解雇了专家咨询委员,事实上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有很多都是美国私营企业的代表,如果他们和政府不合作,很多数据在修正的时候就会失实。比如典型的就是疫情时期,为什么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会有明显错误,就是因为疫情期间私企没办法跟他们合作。

  统计局需要大量的人去整理数据,孙冰岩认为,现在特朗普政府大规模削减劳工统计局雇员人数之后,数据处理的质量很明显就会下降,没人去把数据的质量给做上来。“只要资金和人员继续缺失,统计数据的质量永远只会走下坡路,越来越不能代表美国大多数人的真实感受。”

  部分资深数据分析人士持谨慎乐观态度。例如通胀专家迈克尔·阿什顿评论称,他相信美国的通胀数据仍会“相对准确”,毕竟过去的数据也从未完美无误。但他同时坦言,随着预算和人员削减,数据准确性“往更多不是更少的方向下降”是可以预期的。

  今年2月,两党之争是否就是特朗普罢免BLS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的直接原因?特朗普公开指控她“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

  CPI和非农就业数据作为美国经济决策的两大基石指标,其数据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政策走向。

  首先,在货币政策上,美联储高度依赖CPI数据来判断物价稳定状况,从而决定利率调整等措施。如果CPI数据不准确,可能误导美联储对通胀压力的判断。

  而在民生领域,美国许多联邦福利项目直接挂钩通胀指数:例如社保退休金的年度生活成本调升、食品券补助标准等,都依据CPI的变化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CPI数据影响着通胀保值债券的本金和收益率,储蓄债券的利率计算,甚至一些劳工合同中的工资增幅条款等。可以说,从普通民众的钱包到华尔街的投资决策,CPI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王在邦认为,如果CPI数据的可信度受损,必然影响美联储、财政部等政策制定机构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使这些决策机构在做出加息、降息或财政支出决策时,可能更多地看特朗普的喜好和脸色行事,使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丧失可信度,调控敏感性下降!

  眼下,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对劳工统计局的困境保持警惕。前白宫经济顾问格里高利·曼昆和塞西莉亚·劳斯就撰文警告,削弱数据机构的中立性和能力将“损害行政部门、国会和美联储准确分析经济并制定最佳政策的能力”,高质量的联邦数据对政策和商业决策至关重要。换言之,一旦官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打了折扣,政策依据就会动摇,这不仅影响决策效果,更可能侵蚀公众对政策的信任。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