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官网8月6日显示,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日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了IPO申请文件,民银资本、浦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中湾国际为其财务顾问。
申请文件显示,海清智元拟将IPO募集资金分别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及加大产品开发投入、扩大产能、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加大业务扩张能力及加速全球市场渗透,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海清智元已注册95项发明专利及43项软件著作权,并积极参与起草制定约十项泛安全行业国标团标。
成立以来,海清智元已建立涵盖多光谱AI模块、多光谱AI感知终端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的全链路产品及服务组合。根据客户需求,海清智元可将这三大核心多光谱AI产品作为集成单元或独立组件提供。公司的客户可直接使用这三款核心产品满足其生产或泛安全需求,亦可将其产品整合至其AI解决方案中。
今年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近90%
财务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3个月,海清智元实现营收约2.25亿元、1.17亿元、5.23亿元及8242万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3万元、-1841.3万元、4041.2万元及1414.4万元。也就是说,2024年,海清智元营收同比增长了347%,净利也同比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海清智元毛利率已经从2023年的12.2%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32.9%,但同期流动比率从2.0降至1.6、速动比率从1.4降至0.9。
报告期内,海清智元的客户主要有AI硬件设备制造商、行业解决方案集成商及大型企业客户三大类型。不过,部分客户会就不同场景采购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公司的同一客户可能会同时属于上述两种或以上的客户类型。
报告期内,海清智元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分别占到公司总营收的42.1%、38.3%、59.0%及64.8%。
具体来看,申请文件显示,海清智元“与一批经筛选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稳定,该等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国内的半导体元件制造商、光学与传感器制造商、印刷电路板制造商以及外包组装与测试服务提供商。该等合作关系可确保产品质量、供应链连续性以及交付时效,覆盖我们各类硬件产品线。”
在报告期内,海清智元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到公司同期总采购额的36.1%、54.2%、66.4%及89.3%。
可以看出,海清智元的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从2022年的36.1%直接飙升到了2025年一季度的近90%。但核心原材料却握在他人手中,海清智元在申请文件中表示:“若主要供应商出现任何流失或供应中断的情况,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与其他绝大多数递表港交所的公司不同,海清智元在这份申请文件中既没有披露报告期内最大单一客户的营收占比,也没有披露最大单一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
存货额激增555%,周转天数延长至206天
申请文件显示,海清智元的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及发出商品。
而更诡异的是海清智元的存货周转天数。申请文件显示,海清智元报告期内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20 天、201天、44天及206天。也就是说,在今年一季度的短短3个月内,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就从44天延长至206天。
对此,海清智元也明确提到,“未能保持最佳存货水平可能会增加我们的存货持有成本,或对我们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可能无法有效地管理存货水平,也可能无法在运营中及时识别存货过度积压或库存不足的情况。我们还有可能对市场需求做出误判”。
8月8日下午,针对公司供应商高集中度、一季度存货金额暴增和存货周转天数大幅延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