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在基础教育上一年的开支,相当于一个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中提到,陕西省层面的免费教育探索几年前悄悄退出了公众视野,相比之下,神木就成了“洼地”。
神木教体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时指出,如今神木在校学生中有1/3来自外地,他们享受免费教育,也带动居住和消费的需求,相当于通过教育补贴,换得外来人口流入,创造每年上千亿元的价值。
神木也是近年来西部地区少有的人口流入县。数据显示,神木常住人口自2020年的57.3万人逐年增加至去年的58.41万人,很难说没有免费教育的“功劳”。
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大多数“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的县相比,神木是陕西首个千亿县,又是因煤炭起家的资源大市,财力上更显充足。
在陕西省乡村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吴春娜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神木被归类为陕西免费教育“富县模式”代表,而宁陕则是“穷县模式”的代表,政府将财政收入近四成投入教育。即便如此,宁陕仍然没能阻止人口下降趋势,到2023年常住人口下滑至仅5.9万人。
不难看出,即便同样是免费教育,教育水平不同,达成的目的不同,带来的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如吴春娜分析指出,在陕西,尽管表面上校际之间免费与免费是一样的,但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而在熊丙奇看来,当免费教育年限的延长从单一省份扩展到全国,类似的差距可能会更加明显,教育的质量也将变得更为重要。这不仅关乎硬件投入,还将涉及教育理念、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问题。
事实上,神木的免费也没能留住全部的学生,面对榆林甚至西安的名校,仍然有不少神木的学生愿意花高价就读。
当然,相比于神木15年免费教育,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免费仍是全国推进的重点,且“高质量的免费教育”一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免费已在推进,高质量如何实现?熊丙奇指出,比如对于学前教育,就要进一步保障教师投入,提升课程活动的设计等幼儿园教育;对于义务教育,要推动个性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