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发现有游客并未及时获得营救而造成悲剧的新闻。对于所有出游的人来说,无论是个人购买,还是旅行社配备,旅游意外险都已经是标配。然而传统旅游险“事后赔付”的短板,在生[*]关头显得尤为苍白,如何补足?
“急速救援”服务正在成为解题关键点。显示2024年,中国户外探险活动持续火热,约有4亿人次参与户外运动,大众化趋势显著。与热度同步增加的还有事故率,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造成92人受伤、84人[*][*]、11人失踪,用户对于急速救援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
实际上,已经有保险公司主动建立“急速救援”服务能力。平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据了解平安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组建“海外急难救援”服务团队,2001年更是在行业率先推出国内急难救援服务。基于多年的成熟“救援服务”能力,平安已逐步打造“全球急速救援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平安资源、商业资源、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风险发现、情况核实、需求响应、救援实施等在内的4大环节32类服务。
据平安方面介绍,平安“全球急速救援服务”作为一个覆盖全球服务网络的平台,向其旗下符合条件的保险客户全面开放。特殊情况下,非平安客户也可以拨打95511寻求相关支援和帮助。除了将急速救援作为保险产品的增值服务,平安还创新推出“平安行”“平安24”两款综合保障保险产品,配备“全球急速救援服务”,覆盖境内外出行保障场景。
在使用平安“全球急速救援服务”后,一旦发生意外,客户遇险信息可直通专业救援团队,最快15分钟内即可启动“海陆空”联动救援方案,依托专业野外搜救队伍及直升机资源,构建黄金72小时海陆空立体式救援网络。而在中国境外,平安还提供安全救援与紧急医疗服务,覆盖战争恐袭等特殊场景。
平安可为用户远程医疗指导等服务
此外,无论境内外,平安急速救援服务都可以为客户提供就医协助、医疗运送和送返、医疗费用垫付、亲属慰问探访管家式服务。如果客户不幸离世,更可提供当地安葬/丧葬保险金、亲属前往处理后事保险金、遗体/骨灰送返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旅行和境外行等出行场景,平安目前还在着力构建为客户提供日常居家的急速救援服务,满足居家养老人士的紧急需求。
从“事后赔付”转向“全程守护”,平安重构保险保障服务
为什么平安会着力“急速救援”这样一项“重投入”的服务?
在看来,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保障。当前保险行业正面临存量竞争加剧、同质化竞争的挑战。相较于过去行业侧重事后的赔付,现在的保险业已经纷纷走向过程中的保障服务——通过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双赢。
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在今年的平安股东大会就曾表示,平安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通过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医疗服务、养老服务,“让用户疾病更少、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也相应减少了赔付、降低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
全球急速救援,正是平安这类差异化优势服务布局的一环。平安不仅积极向客户科普急难救援服务权益,在大的灾害发生后,更主动排查客户出险情况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成功帮助大量客户摆脱困境,挽救生命。
今年“五一”期间,在印尼雅加达突发急性脑炎的赵先生状态急转直下,由于语言不通、当地医疗资源有限,抱着试试的态度,家属紧急拨通投保的平安产险客服电话,接入“平安全球急速救援专线”。在接到需求后,平安立即成立急速救援专项小组,30个小时内,由医疗专家、航空协调、海关通关组成的专项小组完成全链条响应:国内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配备ICU设备的医疗专机就位、跨境绿色通道同步开启。
平安全球急速救援服务,可为用户提供跨国医疗转运服务
次日11点,搭载呼吸机、监护仪等全套生命支持系统的空中ICU从雅加达启航,落地后无缝衔接中山医院救治,成功抢回黄金救治时间。赵先生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各项指标逐步恢复,平安跨越4000公里的急速救援成功挽回了一条宝贵生命。
过去,“赔”是保险的核心,如今,服务正在成为保险的核心价值。从“事后赔付”转向“全程守护”的服务革命,平安正在重塑人们对金融温度的认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和人们风险意识的提升,急速救援服务势必将从传统保险的附加功能演变为核心竞争力。这种将“风险保障”转化为“生命守护”的服务升级,势必将重塑整个行业的价值评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