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稳定币没有炒卖机会,应发掘更多新市场和新场景
更新时间:2025-08-02 04:10:51 浏览次数:

  8月1日,香港正式生效。这不仅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更被视为塑造香港乃至全球数字资产生态未来的关键一步。
 

  自去年开始推进稳定币相关草案和框架起,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参与了立法全过程,他同时也是委员会会议主席。

  近日,邱达根在接受“从全球范围看,部分国家或地区对稳定币尚未建立监管框架。但稳定币涉及资金运作与投资活动,必须通过监管加以规范,才能增强市场信心。香港的稳定币监管虽然不是起步最早的,但其方案比较实在。落地后,预计初期参与者可能不会太多,这也是对市场的一种测试与磨合。”

  同时,邱达根还警示道,即便是在现在这个早期阶段,市场还有炒卖的情况发生,且不少人对稳定币存在不清晰或误解的情况。需要明确的是,指的稳定币是法币稳定币,其核心特征是必须100%以高流动性的货币类资产作为储备金。法币稳定币目前的主要功能还是国际支付,没有半点炒卖的机会。

  
 

  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 立法进程高效推进,广泛借鉴国际经验

  香港从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设计原则到刊宪也只有5个月时间,从刊宪到立法会正式通过,也刚好是5个月。对于这样一部全新的、复杂的法案,这样的速度是很快的。

  稳定币只是香港布局数字资产发展的一小部分,重点是我们看到 Web3在未来拥有庞大的市场,其他相关的法案进展速度也比较快。这是因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打造国际创科中心,必须在金融领域做好监管把关。而金融立法的推进节奏,也向外界展现了香港发展Web3的决心。

  我认为这是多方参与的良好示范。从一开始特区政府就与业界有良好交流,立法过程中广泛听取业界意见。行政与立法并非闭门造车或照搬国外,而是经过考证、咨询持份者意见,再由立法会议员表达不同看法,立法后还会与营运者讨论细则,形成完整流程。之后我们还会再与业界讨论条例是否太严或太松,这是很宝贵的经验,没有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

  从金融顶层设计出发,具备全球通行基础

  从技术层面来看,香港发行的稳定币具备全球通行的基础,但若想在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使用,还需要发行商付出更多努力去推动。所以,后续的工作也很重要。

  其次,区块链因高效处理高频交易,解决了传统交易的高成本、迟滞等问题,成为金融交易平台的理想技术,应该是未来金融系统的转型方向。如果选定以区块链为底层架构,就需要有相应的应用场景。

  稳定币就是其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在国际支付方面,稳定币比传统支付途径更快、手续费更低,安全性在目前看来也不错,并且还在不断进步。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全球稳定币的交易额度已经超过了Visa、Master等信用卡的交易额度。

  香港这两三年在稳定币方面的发展体现了特区政府的前瞻性,在立法等方面的进度是值得鼓励的。我们既为未来打算,又稳步推进,不会过于冒进。因为一旦出现漏洞,让投资者和香港市民受损,会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目前,香港特区政府的节奏和把控是合适的,不会太超前冒险,同时也在一步步朝着未来10至20年的目标前进。

  不应争抢现有市场,希望开拓更多新场景

  当然,从7月29日公布的细则看,要求的条件的确是比此前预想的严。这样对发行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推动市场使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考虑上会增加难度,希望香港金融管理局后续会听取市场的意见再作考虑。

  金融产品的关键是获得使用者的信心,稳定币曾出现过一些问题,例如没有背靠的资产、算法存在漏洞等等。市场需要有监管、能带来信心的稳定币,配套监管细则正是为了回应这种需求,过程中会不断完善。

  中国的市场很大,有着大量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场景,由此有不小的港元稳定币市场需求。此外,当前主流稳定币普遍缺乏全面的监管框架,抑制了大型金融机构的采用意愿。相反,拥有明确监管许可的稳定币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香港建立的发牌制度,为其稳定币提供了关键的合规优势和市场吸引力。

  所以,首先要有产品发行出来,然后看其使用方向是否有创新。香港的稳定币不应争抢现有产品的市场,而应发掘新市场,稳定币应该有许多潜在的市场,我们希望能在现有支付用途外开拓新场景。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