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财富节|工资到手先做什么?这份“越花越有钱”的秘籍请收好
更新时间:2025-05-22 10:37:43 浏览次数:

  在这两天全网刷屏。随着存款收益不断“缩水”,还有哪些投资产品可供选择?在“钱袋子”的打理上,我们怎样兼顾流动性与收益性?工资到手后先做什么,才能避免成为“月光族”……

  这些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困扰很多人的必答题。

  5月21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贵宾理财经理朱颜做客
 

  储蓄往往是理财的前提,通过储蓄的积少成多,不仅能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同时能实现财富稳步积累,因此很多人会培养自身强制储蓄的习惯。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强制储蓄即等同于丧失资金的灵活性。朱颜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在她看来,合理的资产配置是能够兼顾资金灵活性与长期收益的。

  因此,在谈到工资到手后的资金规划时,朱颜建议可以按照“334法则”把资金分为三部分。

  首先,30%的资金可以配置一些活期理财、货币基金或者通知存款,这部分资金重在灵活性,可作为应对生活意外的“安全网”,在需要时第一时间拿到手;

  其次,30%的资金可以配置一些固收类银行理财、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率在3%左右,相对前述的活期理财等收益会更高;

  最后,剩下40%的资金用来夯实资产的“安全垫”,重点配置一些保本类产品,比如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

  “当然这个‘334法则’的分配比例并非绝对,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适当调配。”朱颜表示。

  在此基础上,朱颜还分享了一些“无痛存钱法”,帮助大家轻松攒下小金库。

  一是基金定投,即定时定量买入某只基金。举例来看,投资1万元买入一只基金,若是一次性买入便只局限于一个点位,但如果每次1000元、分十次每周买入,那不同的买入点位可以连成一条“微笑曲线”,有助于平滑成本并且分散风险。

  二是“十二存单法则”,比如每个月10号工资到账了,可以拿出1000元去配置一年期的定期存款,连续存满12个月,一年后的每个月10号便都能收到1000元的本金和利息。

  三是配置储蓄型保险,这也是一种很适合年轻人做强制储蓄的方式。储蓄型保险的特点在于锁定无风险的长期收益,虽然本金可能短期内缺乏流动性,但这份长期的资金规划能够在未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银行的存款以及代销的国债、保险、理财,这些都是各大银行网点热门的主流产品。这些产品分别有什么特点,该如何选择?朱颜就此一一进行了阐述。

  ●朱颜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存款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不同类型产品各具特色。

  一是定期存款,通常涵盖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的期限。“现在银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五年期存款利率反而比三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这种利率‘倒挂’现象说明银行预估未来利率还将继续走低。”朱颜说道。

  二是大额存单,通常20万元起存。“一般情况下,存款提前支取是按活期来计算利息的,但是可转让大额存单能做到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比如我们买了一份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两年后需要用钱了,可以把剩下的一年转出去,这样我们还可以拿到前两年的利息。这种大额存单的灵活性更强,但现在很多银行都没额度,想买的话需要去‘抢’,或者找理财经理预约。”朱颜表示。

  三是通知存款,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宁波银行的通知存款当天存入当天起息,当天支取当天到账,适合流动性需求较强的投资者。

  ●近年来,储蓄国债颇受个人投资者欢迎,一经上线,往往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出现一“债”难求的局面。

  据朱颜介绍,储蓄国债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目前票面利率分别为1.93%、2%,按债权记录方式分为纸质凭证和电子方式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凭证式国债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付息方式比较多样,既有按年付息品种,也有利随本清品种。

  “如果能买到按年付息的国债,其实性价比挺高的。”朱颜解释,目前一些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跌破2%,且存款是到期还本付息,但五年期国债票面利率有2%,相当于买入100万元后每年可获得2万元利息,收益和灵活性相较于存款都会更高一些。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储蓄国债最长只能买到五年期,想要锁定长期收益,还有哪些产品可以选择?

  对此,朱颜建议可关注储蓄型保险,作为长期资金规划的一部分。“银行代销的保险中,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增额终身寿。增额终身寿分为两种,一是2.5%复利计息,且本金利息固定写进合同里,能确定每一年的具体收益;二是采取分红形式,有确定的保底收益,比如2%,再加上浮动的分红,相对比较灵活。

  朱颜表示,储蓄型保险的期限可能会拉得比较长,适合一些想做家族财产隔离、资金传承、有养老计划或子女教育金规划的群体。复利计息如同滚雪球,时间越久收益越高。这部分资金可占到总资产10%~20%,以此锁定一个无风险利率。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率不断下降,储蓄型保险的预定利率也在走低。“我入职银行的时候,储蓄型保险还有4.25%、4.0%的利率,之后一路下行,3.8%到3.5%,再到3%,现在2.5%左右。利率下行趋势下,各类金融产品收益也会随之下降。”朱颜说道。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选择,朱颜从活期理财和长期限理财两个维度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活期理财方面,建议大家可以去选择一只刚成立的理财产品,因为产品成立初期,理财公司可能会有一些资源倾斜以及管理费让利。这种短持类理财在成立初期有些能做到近7日年化收益3.5%左右的水平,相对较高,预期可以维持1~2周。不过随着时间拉长,后期收益率可能也会慢慢有所下降,那时候可以赎回,再去选择一只刚成立的产品,这样就能持续享受成立初期的红利,但是这种方式就需要投资者不停去更换产品。”朱颜表示。

  她同时提到,如果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忙,顾不上去打理这些产品,那么可以适当去配置一些长期限理财,包括封闭式理财和定开式理财。

  其中,封闭式理财基本采用期限匹配策略,比如一款两年期的理财产品,其底层资产中的债券同样也是两年期。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可以拿到债券的票息收益,因此相对比较稳健。

  定开式理财的特点在于定期开放,比如一年定开式理财到期后会有十天左右赎回期,如果不赎回,其本金和收益会自动再次买入,这样也避免了投资者由于忘记操作而损失收益的情况。

  “由于定开式理财到期后客户是否赎回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这类理财不一定会采用期限匹配策略,底层资产中债券的买卖价差也会贡献一部分收益。在债市行情较好的情况下,这种定开式理财收益率也会比较高。”朱颜还提到,理财产品的选择,具体还是要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资金收益性的需求。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