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还有第二波吗?“东升西落”行情能否持续?下周,这些问题面临关键抉择
更新时间:2025-03-23 12:38:38 浏览次数:

  刚过去的交易周,A股冲高回落,成交额也呈前高后低的小幅缩量态势。在周五显著调整的影响下,主要指数本周多数收跌。

  
 

  Wind数据显示,沪指失守3400点整数关口,微盘股指数、红利指数相对抗跌;而科创50、创业板指和北证50受科技成长板块拖累,表现垫底。

  
 

  本周收涨个股为1751家,与2月最后一周情况相仿。

  
 

  如我们在周五的推送中所说,尽管这次突破暂告失败,但周线来看,A股趋势仍是向上的。因此,市场博弈重点就落在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财通策略团队认为,当前其指出,泛TMT板块上行动力减弱,一方面计算机等热门主题行业换手率达历史高位,微观交易拥挤度有待消化,另一方面是本轮成长科技板块在英伟达GTC大会、华为新品发布等整体来看,当前民生证券研报称,本周个人投资情绪维持高位,机构投资情绪周三开始明显下行;这种投资者情绪组合意味着市场未来或阶段偏弱走势。

  本周个人投资者对值得注意的是,该研报还提出一个比较“大”的判断:

  对A股而言,这其实涉及两件事,即股民们对此如何判断,基本决定接下来的策略。

  对于科技股是否有第二波,我们的小伙伴“道达号”提到,虽然2023年、2024年确实出现了科技方向一波主升浪后休整半年的情况↓

  
 

  首先,降息周期是确定的,全球“放水”在即,科技股的整体估值有望上浮;

  其次,恒生科技指数中的代表公司的资本开支潮,从去年4季度就已经开始了,起码是一个3年的周期;

  最后,今年是中国科技领域的高光窗口,各种发布会和政策,持续在刺激科技圈和资本圈。

  有流动性,有基本面,有政策面,还有曝光度。至于“东升”,即A股、港股、中概股等中国资产,向上趋势是否有变?

  “西落”,即近期美股的企稳,是下跌中继还是已开启反弹?

  走势上看,目前中国资产的趋势都比较健康,结果究竟如何,确实只有走出来才知道。

  中金港股分析师刘刚认为,过去一两个月,随着港股大涨和美股大跌,“东升西落”的叙事不断强化……但其举例称:“不买美股也可以持有美债和现金,不是必须要买其他市场。比如,巴菲特早早不看好美股,但也就是持有的现金不断增加并增持了部分日股。”

  对于美股,其认为中期调整应未结束,维持美股月度级别调整的判断。

  配置方面,基于“权重指数大概率区间震荡,成长指数、科技板块波幅更大”的判断,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切勿激进,待大盘企稳后再行增配。

  行业方面,建议“一是,2025年3月11日至今,食品饮料、家电、有色金属、煤炭等消费和周期行业涨幅居前,符合春季行情末期的行业轮动特征;二是,短期面临业绩期,但政策和流动性维持宽松,补涨的成长也可能相对偏强。”

  国际电子电路展览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第112届全国糖酒会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正式开幕

  2025国际星闪联盟产业峰会

  全球AI眼镜创新技术趋势论坛

  上海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China202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中房协召开2025年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会暨全国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

  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

  日本央行公布3月货币政策会议审议委员意见摘要

  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

  Wind数据显示,下周A股共有37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23.19亿股,按3月2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402.38亿元。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星宸科技、均普智能、华融化学。从个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数居前三位的是:均普智能、华融化学、和元生物。

  下周,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将有14117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810亿元、2733亿元、2959亿元、2685亿元、930亿元。3月26日将有35亿元央票互换到期。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