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业上市!从业绩突围到全球化进阶的“隐形冠军”
更新时间:2025-03-21 15:53:33 浏览次数: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成为舟山市2025年首家上市企业。此次发行市盈率为25.22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37.44倍。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但浙江华业却以其行业地位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0~2023年,浙江华业在国内塑料机械用螺杆、机筒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10%、12%、12.5%,市场排名均位居首位。

  在塑料机械行业周期性调整背景下,浙江华业展现出显著的抗周期能力,产品“出海”叠加高毛利产品赢得了去年的业绩优势。

  作为行业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公司已成功进入世界主要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的供应体系,成为一家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的定制化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商。

  公司取得了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

  作为行业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公司已成功进入世界主要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的供应体系,成为一家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的定制化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与国内外众多头部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境外客户主要包括恩格尔、赫斯基、克劳斯玛菲、住友德马格、米拉克龙、戴维斯标准。公司通过建立海外技术服务中心,深化与德国、意大利等传统工业强国的合作,海外订单增长速度也很快。

  募资实现智能化“蝶变”

  实际上,塑料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大赛道”。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2028年,国内塑料机械行业市场规模CAGR为5.68%;到2028年,全国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400亿元。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挤出机市场规模14.7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1.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8%。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将给挤出机行业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当前,螺杆产业规模增长仍在持续。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金塘镇塑料机械螺杆产业产值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11.33%。按照金塘镇螺杆产业占全国75%,产业年增长率参照2021年金塘镇螺杆产业增长率11.33%进行推算,2024年我国螺杆产业产值将达到139.83亿元。

  从全球来看,塑料机械行业内的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凭借其精密、大型、高端塑机产品和人才优势,几乎垄断高端市场,占据了世界塑机行业的重要地位。相较于欧美及日本等市场,国内高端塑料机械研发及国产化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以浙江华业为代表的国内头部塑料机械企业在高端市场中持续发力,国内塑料机械产品进口替代日趋增强,海外市场竞争力逐年上升,塑料机械出口额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浙江华业在手订单金额为1.8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5.70%,在国产替代顺势突围。

  实力奠定了公司的线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起草和制定。

  例如,浙江华业牵头参与起草和制定了“T/ZZB1013—2019”“T/ZZB0873—2018”等多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同时还参与制订“JB/T8538—2011”等行业标准。

  中国制造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力需要数字化,目前,公司已形成从材料改性到精密加工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如果还需要更进一步,浙江华业需要和资本市场高度结合,融资扩产并进一步巩固技术“护城河”。浙江华业表示,相关募投项目是对公司现有业务的产业链扩展,有助于缓解公司日益凸显的产能压力,解决产能紧张问题,进而更好地满足下游需求。

  根据招股说明书,本次募资将用于四大方向——生产基地扩建、智能化技改、研发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浙江华业拥有一套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是还不能将信息化管理与工业生产进行有效深入融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至最终交付进行全生命的智能化管理还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同时随着未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不断增加,现有信息化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生产智能化管理需求。因此,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本项目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先进的软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并与公司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以实现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这家深耕行业三十年的“隐形冠军”,正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从塑机零部件制造商向全球塑料成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华丽转身。其发展路径不仅为中国高端制造企业提供范式参考,更在重塑全球塑机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