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公告称,永安行原实控人孙继胜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上海哈茂及哈啰创始人兼CEO杨磊合计转让19.67%股份,交易对价约6.7亿元。同时,杨磊通过上海哈茂以11.7元/股的价格参与定增,拟认购不超过7181.94万股,金额上限8.4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为了取得永安行的控制权,杨磊及上海哈茂将支付近15.1亿元的现金对价。
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中最早登陆A股的企业,永安行于2017年上市,市值一度突破百亿元,不过其主要业务为有桩共享单车,这几年在共享单车形成滴滴、哈啰、美团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下,永安行的有桩共享单车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挤压,值得一提的是,哈啰曾在2021年早于滴滴在美股递交招股书,欲争夺“共享出行第一股”,后因市场环境原因撤回申请。两年过去了,与哈啰在业务上有交集的滴滴、嘀嗒、如祺出行都先后登陆资本市场,曹操出行也多次更新招股书寻求港股上市,对于哈啰来说,收购A股上市公司永安行也为其资本市场之路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哈啰收购永安行是不是为上市做准备?我认为进可攻退可守,今年A股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期,资本要比往年更活跃。不过即便不上市,永安行的业务和哈啰也可以形成互补,两家公司未来协同也有一定的看点。”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3月17日,受此收购事件影响,永安行开盘即涨停,报收16.81元。
永安行预计2024年1—12月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2023年减亏4600万元至7100万元。按此计算,永安行将连续三年亏损。
对于此次收购,永安行在公告中称,本次控制权变更有利于给上市公司带来具有丰富产业资源背景的股东,推动上市公司未来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哈啰也并未实现盈利,根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18年、2019年、2020年哈啰出行的营收分别为21.136亿元、48.233亿元、60.443亿元;亏损分别为22.075亿元、15.046亿元、11.335亿元。虽然自身亏损呈现不断缩窄的趋势,但是哈啰收购业绩仍在亏损的永安行后如何整合改善业绩,必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行这两年一直在探索共享氢能自行车,根据公告,永安行的主要产品包括公共自行车系统、共享电动车系统、共享氢能自行车系统等共享出行平台服务,制充氢一体机、氢能自行车、燃料电池等氢能产品以及酒店智能门锁系统等产品的销售和服务。这或许会为哈啰带来新的业务场景和产品。
对此,丁道师分析,永安行整个公司无论是业务还是运营方式都是偏传统化的企业,不过哈啰收购永安行后,其有桩共享单车对哈啰也是有机补充。此外,永安行市值一度达到百亿元,如今哈啰以较少的资金或者股权置换,拿下来较多的股权和投票权,未来当然可以把所有业务打包到上市公司中。
“此外,永安行做了这么多年共享单车,其对于共享单车的用户数据积累和换电等技术的积累也可能会让哈啰重新焕发新生。”丁道师表示。
业内认为,此次收购不仅是共享出行行业整合的标志性事件,更是哈啰出行资本战略的关键落子。若后续新股东选择注入哈啰资产,或将重塑共享单车行业资本格局。然而,在扭亏为盈与技术创新双重挑战下,新东家能否带领永安行突围,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