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点不是A股的枷锁,看一个关键指标就够了——极简投研
更新时间:2025-03-15 18:58:43 浏览次数:

  消费股因呼和浩特育儿补贴政策而重振雄风,年报窗口下绩优股的分红再度受到追捧,科技方向继续被政策持续呵护。

  不知不觉中,上证指数创出年内新高,一举收复年初那波调整的失地。现在,恐高的声音又开始出现,但小二认为,当下点位的参考性已经不大,一个指标可能更匹配这波行情。

  指数点位的参考意义不大

  小二做了个统计,表面上看,上证指数收复今年初那波调整的失地,但123个申万二级行业里,已经有71个板块早就迈过12月31日的收盘点位。所以,对大盘点位的分析意义真的不大了。

  
 

  从风格来看,我们可能会更好推演。去年A股资金主要分两派:红利派和成长派。

  今年资金分成了三派:

  1.以AI为首的科技派,代表指数恒生科技、人工智能

  2.以俄乌战后重建、欧洲国防开支为主线的顺周期派,代表指数稀有金属、国防军工

  3.以宽松政策+业绩为催化的蓝筹派,代表指数:银保证+消费等。

  “总市值/GDP”指标需要重视

  从指数点位来看,上证指数还没有越过去年“924”行情的高点3674.40点,但根据豆包大模型,截至昨日收盘,A股的总市值已经突破9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因此,在一个中长期层面上,大盘的顶底分析,可能引用“总市值/GDP”这个指标比较合适。

  来看A股的历史数据。

  
 

  2014-2015年的大牛市:总市值/GDP达到90%水平;

  2017年的“抱团1.0”行情:总市值/GDP达到70%水平;

  2020年因疫情导致全球“放水”的行情:总市值/GDP达到80%水平;

  2021年的公募基金抱团:总市值/GDP达到80%水平。

  截至3月14日收盘,这个指标为69%,刚达到“924”行情最高点的水平。

  这个数据高吗?

  往近说,考虑到货币政策还没兑现,地方政策正在出台窗口,又叠加年报时间窗口,这个指标还有上升空间;

  往远的说,2025年是AI产业牛市第一年,今年A股日均成交额在1.55万亿元的水平,远超2021年日均1.05万亿元的水平。

  因此,小二有理由相信,本轮“总市值/GDP”至少会走到80%的水平。

  聊聊育儿补贴政策

  先是呼和浩特育儿补贴政策上热搜,接着深圳也发声“将根据国家部署积极稳妥做好落实”。

  这是昨天消费股爆发的直接原因。当然,很多投资者会想,这会不会是“一日游”行情,毕竟促生育要比单纯促产业要复杂得多。

  
 

  根据东方证券宏观组的调研,目前育儿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补贴政策在部分地区有用,攀枝花作为全国最早给补贴的城市,出生率从2021年起就明显跑赢整个四川;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的地区也有用,2024年天门市新生儿增速17%,全国是5.8%。天门市发现当地女性务农、无业占比不低,因此没有选择延长产假,而是由市财政负担每月600元的产假补助;此外,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少,生育二孩、三孩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甚至能获得倾斜,这在大城市不一定有用甚至可能被诟病,但当地数据确实是变好了。

  另外,房价是最直接的因素,天门市二手房价不到5000元/平方米,补贴等各种政策叠满差不多有20多万元,相当于半套房,呼和浩特房价在8000元左右,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0000元,相当于12平米。

  不说在北上广深了,这在成都三环内都是很难想象的。

  通过券商的上述调研,多生娃的地方,一般符合“气候适宜、非核心城市、房价不高”这几个要素。

  因此,小二主观认为,现在的“育儿补贴”逻辑是,三四线城市通过生育补贴政策,可以实现人口流动平衡,甚至实现净流入与净增长。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抛砖引玉。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