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多伦科技旗下两家公司合计被罚26.8万元;因超许可年排放量限值排放,立中集团控股公司收到23.2万元罚单⋯⋯
2025年3月第1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192期。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本期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领域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5家上市公司。其中,无国资控制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多伦科技旗下金华市婺西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与徐州宝轩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均因违反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被合计罚款26.8万元。
其中,浙江政务服务网发布的文号为“金环罚﹝2025﹞13号”的处罚书显示,婺西机动车检测于2024年11月22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315省道上章路段实施了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等行为,违反了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婺西机动车检测被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没收所得0.08万元,并罚款10万元。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文号为“徐10环罚〔2025〕7号”的处罚书显示,依据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宝轩机动车检测被没收所得200元,并罚款16.8万元。处罚书未披露具体的信息,但是所依据条款是针对“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处罚原则。
3月5日,此外,信用中国收录的文号为“扬环01罚字﹝2025﹞8号”的处罚书显示,立中集团控股公司江苏立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超许可年排放量限值排放,依据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被扬州市宝应生态环境局罚款23.2万元。
3月5日,在回复函中,立中集团还分享道,在ESG管理机制建设中,该公司构建“三维一体”治理体系,并建立智能监管体系、人才赋能机制、创新驱动平台。此外,立中集团优先规划再生铝应用产线,通过“门对门”销售模式减少运输距离和重熔工序,供应商审核纳入全球铝业管理倡议标准,并于2023年上线碳管理平台。
近年来,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到新修订的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编写的也指出,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认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