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于3月下调!业内:业绩比较基准并非实际收益率,下调是基于机构对市场的判断
更新时间:2025-02-27 23:09:34 浏览次数:

  据悉,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及理财公司为理财产品设定的一个参考收益目标,不是承诺的保底收益和实际收益,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率下降。”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便宣布,将于今年3月下调所管理的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包括中信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机构。

  例如,兴银理财2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于3月6日下调该公司“兴银理财兴承恒享稳添利1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兴银兴承恒享2M1号A”的业绩比较基准。
 

  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原因,兴银理财在公告中表示,是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表现等因素。此外,该公告提示:“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

  此外,信银理财在2月26日也发布公告称,决定对“信银理财同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20号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

  “近期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率水平走低。”信银理财表示,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市场理论水平、估值水平等因素,对该产品进行调整。其中,A类份额的业绩比较基准由“2.20%~2.80%”下调至“2.10%~2.70%”,D类份额由“2.23%~2.83%”调整至“2.13%~2.73%”,基准的上限、下限均下调10个基点,调整生效日期为3月6日。

  对于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杨海平表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基于对市场行情演进的判断;二是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披露要求趋于严格规范,也是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考量因素。

  业内: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背景下,理财收益率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据悉,2018年的“资管新规”发布以后,“业绩比较基准”并非“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而是银行或理财公司,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投资策略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业绩比较基准”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性收益目标,用于帮助投资者了解产品可能达到的收益水平。

  目前,业绩比较基准多以区间数值型形式展现,可以让投资者对收益波动有一定心理预期,这也是当前的主流方式;此外,也有部分理财产品以固定数值展示,直观性较强。

  而投资者实际收益,则是理财产品在投资运作结束后,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其取决于产品投资组合的实际表现,会受到市场环境、资产价格波动、投资策略执行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杨海平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收益率方面,2024年全年理财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65%,同比下降29个BP,但相较于存款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均有较大吸引力。

  
 

  国盛固收杨业伟此前曾在研报中表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