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大省,优势再造
更新时间:2025-02-20 20:12:11 浏览次数:

  
 

  近日,郑州国际货运航线日,开通郑州至马德里航线日,新开郑州至达卡航线日,郑州至奥斯陆的航线又接连起飞。

  这背后,是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新目标。

  内陆大省河南,近来压力不小。2024年,河南GDP连续第二年被四川赶超,未能重回经济第五大省的位置,“中部外贸第一省”的宝座也被安徽夺走。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正试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开启一场“优势再造”。

  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河南省委书记刘宁表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河南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越、产业体系完备等比较优势。

  今年“新春第一会”,河南也将主题聚焦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上,释放出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更加开放市场的强烈信号。

  农历大年初五,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在郑州与多名民营企业家代表餐叙交流。

  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郑州召开营商环境大会,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把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机遇的关键一环。

  2月6日,河南“新春第一会”,也将“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视为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一大抓手。

  郝爱民指出,“制度和规则是市场公平有序、高效竞争的基础,河南亟需通过市场制度和规则的统一,保护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利益”。

  
开放

  为放大“枢纽”和“支点”功能,河南把“开放”放到突出位置。

  对此,秦尊文表示,中部大省由于不沿海、不沿边,普遍存在开放水平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中部地区中,安徽靠着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开放水平整体处于领先地位。河南近年在中欧班列和空中丝绸之路上有所建树,但仍有提升空间。

  开放,不仅是河南引进外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渠道,更是其强化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秦尊文特别提到,河南要奋起直追,不仅要重视对外开放,也要强调对国内市场的开放。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协同,对“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形成支撑。

  
 

  河南也对强化区域协同进行布局,提出向北对接京津冀,向东融入长三角,向南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向西联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

  这意味着,河南省内郑州、洛阳、商丘、南阳等综合性交通枢纽,定位和功能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

  近段时间以来,河南部分地市也提出新的发展抓手:

  郑州提到,要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洛阳提到,主动开展跨区域产业协作,形成“总部研发在沿海、生产配套在洛阳”等跨区域合作模式;

  南阳提出,常态化开行南阳—舟山港铁海联运班列,提升河南自贸区南阳联动创新区建设水平。

  同时,处于河南省际边缘地带的商丘、信阳、安阳等地市,也有了新的任务:以交界区域为重点,深化省际协同发展,加强重大规划、政策、项目等方面的对接,从省际边缘地区走向开放前沿。

  郝爱民表示,每个城市地理条件、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各不一样,应结合自己的固有的优势,定位自身在全省枢纽经济中的角色。

  郝爱民强调,发展枢纽经济,仍以交通物流为根基。目前,相比铁路、航空和公路运输,水运是河南的突出短板。

  实际上,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淮河、沙颍河、唐白河、沱浍河等均具有较好的航运条件。

  根据河南此前确立的“11246”工程目标,力争到“十五五”初,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完成投资1000亿元,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等4条通江达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个中心港口。

  料想本轮内河建设完成后,河南内河航运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