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点燃研学游:6000元人抢不到名额、哈尔滨研学团提前两个月售罄、南方冰雪地同样一席难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3:42 浏览次数:

  受“演员王星事件”影响,与往年相比,今年寒假,我国海外研学游热门目的地之一的泰国热度有所下降,不少旅行社、机构取消了赴泰研学游。但国内研学游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创新性,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满足了不同家庭、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冰雪主题的研学游大放异彩,不仅在北方市场火热,包括成都西岭雪山在内的南方冰雪地也出现了名额紧缺、房源稀少的情况。

  2025年寒假,冰雪主题的研学游俨然成为这个假期家长与学生的“新宠”,多地产品都在强化自身的“冰雪概念”。例如,2024年底,新疆印发,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春节前后,西岭雪山迎来大批学生 被誉为“冰城”的哈尔滨,研学游更是“一席”难求。

  “我们在哈尔滨的几个研学游团,现在都插不进去了。”某机构研学负责人王森告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寒假,大放异彩的冰雪研学不仅在北方市场火热,包括成都西岭雪山在内的南方冰雪地也迎来不少游客。

  “今年冬天,我们的冬令营也供不应求。年前已经接待了5期,每期4到5个班,每个班30位学员。”杨建勇表示,近日西岭雪山迎来最忙碌的时刻,营地内已“一房难求”。

  早在2007年,杨建勇就加入了我国著名的滑雪胜地西岭雪山,他对南方市场如何做好冰雪经济有着深刻洞察。杨建勇表示:“正月初七以后,西岭雪山又推出了几期研学冬令营,接到不少南方市场的‘订单’。整体而言,今年我们产品的‘复购率’很高。”

  行业回归理性 如何深挖研学游“金矿”?

  “2024年我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到2028年,中国研学游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近年来,我国研学市场虽然愈发红火,但有关“游而不学”“价格虚高”“质价不符”等问题引发的探讨时有发生。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66.4%的受访用户表示非常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研学游,但36.9%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研学游项目内容形式单一,孩子参加后没学到东西,35.2%的家长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游资源匮乏。

  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研学游行业正处在跑马圈地式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研学游行业企业主体类型丰富、数量多,各种教学机构跨界进入行业的现象十分常见,提供的研学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关监管与项目开发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大力发展研学游是件好事情,既能活跃文旅市场,也能帮助旅行社提升业绩。但当下,我国研学游发展的层次还不够高,专业性、体系性和深度性都不够。”楼嘉军指出。

  自201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研学旅行”以来,从国家到地方文旅和教育等部门陆续出台相关促进政策。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同年12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在楼嘉军等行业人士看来,政策引导下,研学游市场更加趋于理性。亦显示,2024年全年,研学相关的招投标总次数与总金额较2023年同期有所回落,但相较于2019年仍有明显提升,也超出2021年水平。

  
 

  “虽然研学游在文旅市场目前占比不大,但随着规范体系的加强、专业内涵的提升,它将成为行业的一座金矿。”楼嘉军向表示,从业者不能单纯从旅游角度来设计路线,而是要站在文化角度,将教育充分考虑进来,让学生“有游有学”。

  “传统研学更多去博物馆,但我们的特色是做自然教育和户外的嫁接。”杨建勇进一步向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