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多家创新药公司股价下跌,信达生物是其中跌幅最大的,下跌超过10%。
影响最大的是信达生物?
可以说是靴子落地了。
就没有停过。信达生物的股价反应,既有大家对降价幅度的不确定,也有人认为这是“集采无[*]角”的表现。
时,生物类似药的企业还凑不齐牌桌。最近几年,过多企业管线扎堆在一起,就算没有集采,这些生物类似物也会因市场竞争而降价。以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为例,国内上市厂家已经超过10家。因此,确实可能出现小厂商“掀桌子”的情况。
回看20年,周立运觉得我国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还没有彻底改变。“从过去扎堆上市,走到今天的扎堆过评,不变的是过度内卷。这里面沉淀的研发资金和社会成本,太大了。”周立运说,在国内,仅仅是最拥挤的TOP10靶点,里面沉淀的研发投入大约高达400亿元,基本是浪费的内卷成本。
对此,他表示,如果内卷问题不解决,即使新药进院难、新药支付难、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产业还是卷得一塌糊涂,创新药也卖不出好价格,对行业积攒起来的创新信心是重创。产业不具备长期可持续的健康性,丧失全球市场竞争力,失去来之不易的全球创新药第二大国的地位。显然,现阶段,产业生态还不成熟,在调控产业有序竞争、控制无序浪费内卷的引导上亟需强化。
国际上最通行的方法是对优先进入一个新赛道的前三玩家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特殊市场准入和价格优势,这些厂商率先蹚路创新、满足了患者需求,应该给予这些先行创新勇士足够的保护。这样的话,后来者就丧失了和先行者平起平坐、掀桌子获利的可能性。后来者看不到扎堆内卷的投机获利机会,完全赚不到钱,就被迫转去做差异化创新了。更多的企业在做差异化创新,患者的更广泛需求就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如何引导行业有序竞争?周立运觉得,第一道关是药监局把控住审评准入,比如,政策上提到,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3家之后,后面的申报就不再受理,但没有执行起来;对创新药的数据保护制度,政策上有了,但还没有一例实质执行的案例。批准扎堆的产品上市,对真正的先行者、探路者、创新者没有实质性的保护,造成了后来者即使赛道再拥挤,仍然可以上牌桌,甚至可以通过集采的方式掀桌子而获益,对行业创新信心有伤害。
第二道关是对创新药、生物类似药或者仿制药,建议对前三玩家给予市场或医保准入方面的政策和价格保护。这样两道防线下来,可以有效控制行业内卷,减少大量无效重复的浪费和本土内部资源消耗。同时会有效引导产业做出更多差异化的东西出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让产业变得更加高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