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增持回购热情不减 沪市公司集体传递信心
A股上市公司回购队伍持续扩容。截至1月22日晚7点,康恩贝等3家沪市公司当天抛出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合计3.1亿元至6.2亿元,以实际行动向市场注入发展信心。
2)三条问询主线折射并购重组监管风向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资源整合的重要工具,“恰如其分”的重组有助于公司做大做强,而“别有用心”的重组则会侵蚀公司的肌体,这成为交易所关注重点。据上海证券报
3)N型产品价格趋稳 光伏龙头企业受益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信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除组件价格下调外,光伏产业链其余环节价格暂时趋稳。相比P型产品价格,代表新趋势、正在加速替代的N型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4)“牵手”岚图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
华为汽车业务一路高歌猛进。继与长安汽车合资公司浮出水面后,华为又与中国汽车业巨头东风公司“牵手”。
5)“去产能”之弦紧绷 水泥行业亟待破局
“对于2024年,我们认为市场压力整体依然较大,但下行程度会减弱。”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坤明直言。
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1)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启动 初期涉及四大领域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1月22日启动。目前交易主要针对四大领域的企业或机构开放,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
2)多重利好助推银发经济驶向新蓝海
随着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增加,银发经济催生的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崛起。
3)资金双轮驱动 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在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和中试;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近期,部委和地方积极展开部署,在、资金等方面重点发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
4)红海局势对航运业影响持续扩大
目前,受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影响,许多国际航运公司纷纷选择避开传统的红海航线,转而绕道非洲,这让不少非洲港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5)上海空港口岸成为跨境电商 推动国货出海重要通道
上海海关日前公布,2023年,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4.4亿票,比上一年猛增近2倍,创历史新高;出口总值超850亿元人民币。上海空港口岸已成为跨境电商推动国货出海的重要通道。
盘前重要宏观新闻
1)国常会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 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 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国常会是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关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并作出明确部署,充分体现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意义。
2)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窗口 浦东新区谋划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出23条改革举措,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
3)LPR连续5个月不变 专家称后续有望下调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与上月持平。2023年9月以来,LPR已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4)Swift:去年12月人民币维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2月,人民币维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4.14%。
5)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赴上海证券报社调研
1月22日上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芝松率队前往上海证券报社开展调研。
盘前重要市场新闻
1)大金融板块逆势护盘 北向资金尾盘加速净流入
周一,A股市场低开低走,沪指收盘失守2800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2.68%,报2756.34点;深证成指跌3.5%,报8479.55点;创业板指跌2.83%,报1666.88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7941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74亿元。
2)数百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 多只宽基ETF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1月22日,多只宽基ETF成交额创成立以来的新高。据测算,上周已有数百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从基金仓位情况看,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连续3周提升。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权益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后市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3)公募基金总规模稳步攀升 指数型产品受到资金青睐
最新披露的基金2023年四季报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7.3万亿元。在震荡调整的行情中,指数型产品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规模逆势增长,全市场涌现出多只ETF“巨无霸”。与此同时,部分债券型基金和业绩较为优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4)公募基金四季度亏损额环比减少 权益与固收“冰火两重天”
2023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情况依然不佳,权益类基金继续亏损,货币和债券类产品贡献了正收益。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不少中小银行系基金公司跃居盈利榜前列,一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头部公司则继续垫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股弱债强”的特征。
5)权益类基金仓位大幅提升 贵州茅台蝉联头号重仓股
2023年四季度,市场震荡下行。从行业表现来看,电子、煤炭和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非银金融、地产、建材等板块跌幅较大;从风格指数来看,高市净率、小盘和科创板块领涨,低市净率、低市盈率和大盘指数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