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月定增募资规模收缩 可转债“保底”到底香不香?
更新时间:2022-05-05 18:27:18 浏览次数:

  晶丰明源发布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审核恢复公告,3月18日便宣布上述事项终止。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一季度股价从303元/股下跌到190元/股。

  
 

  根据公司2021年7月发布的预案,晶丰明源拟向南京凌鸥创芯电子有限公司李鹏等14名股东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凌鸥创芯95.75%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凌鸥创芯是一家专门从事MCU、Gate Driver以及DC/DC电源管理芯片设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晶丰明源拟通过收购凌鸥创芯以协同业务发展、拓展公司产品线,同时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最终收购未能完成。根据2022年3月18日发布的终止公告,晶丰明源称由于近期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决定终止重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在后续的终止情况说明会上,晶丰明源表示:“MCU芯片属于比较重要的国产替代芯片,市场上存在其他同行业公司,公司目前没有就潜在的业务标的进行洽谈的计划。”

  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股价下跌带来的投资者认购意愿降低已经影响到了部分企业的业务发展。阮超认为,现在需要融资的企业可能必须采取增加债务性融资或推迟募投项目的方式来应对现状。

  
可转债保底机制更具吸引力,股价持续下跌可能触发下修条款

  和定增市场收缩的情况不同,可转债市场规模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1月~4月,据Wind数据统计,可转债实际募资882.8亿元,同比下降19%。

  阮超表示:“由于可转债存在‘保底’的性质,在股价表现不佳的时候,投资人可以选择不转股,收取上市公司给付的票息,从而降低了股价波动对于投资收益的影响。同时,在二级市场上,可转债属于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所以目前可转债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的影响较小。”

  但是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能够发行可转债来解决融资需求,因为与定增的主体条件相比,可转债的发行条件更为严苛,还需满足盈利、资产负债率等多项条件。

  从行业来看,上市银行依旧是发行可转债募资的主力。2022年一季度,重庆银行及成都银行分别发行130亿元和80亿元可转债。此外,有色金属行业频频出手,其中募资金额最大的为华友钴业发行的76亿元可转债。

  上述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110.26元/股,目前公司股价为82.31元/股,而根据公司公告,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时,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表决。

  在阮超看来,对于再融资投资者,尤其是财务投资者来说,对于行业并没有具体的偏好,更关注定价折扣和差价。但相对而言,发展趋势较好的行业还是更容易得到投资者青睐,例如新能源、半导体等。但由于行业内公司个体差异巨大,因此投资者还是需要对其基本面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