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清单指向AI智能体和大模型运用 业内人士:应用增加会推动算力需求
更新时间:2025-09-28 19:05:08 浏览次数:

  日前,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在与在9月28日的“2025天府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的“供给清单”与“需求清单”涉及AI应用、智能体、大模型、算力等多个领域。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向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发布了算力、数据集和语料库、基础硬件、大模型、智能终端、AI应用六大细分赛道的“供给清单”与“需求清单”,为企业精准对接资源、深化合作搭建清晰路径。其中,产业需求清单覆盖四川13个地市,共发布129项产业需求,预计将释放超200亿元投资与合作空间。

  涉及大模型与智能体的“供给清单”都无法绕开算力、数据等底座。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同时提到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培育。

  “AI场景应用类似于电动车,支撑算力的基础设施就类比充电站。”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向他向比如工地,AI可自动识别未戴安全帽、危险区域闯入、裸土未覆盖等行为;在未来科技城,AI实时监测道路积水、烟火险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在街道,系统能智能发现店外经营、生命通道占用、消防隐患等问题,自动推送给城管人员。据徐建介绍,试运行期间,已累计产生超9万条告警事件,识别准确率超90%,处置率超90%,部分场景治理效率提升近10倍。

  “现在这类平台比过去有很大变化,在于国产算力芯片和AI加速卡的崛起。”徐建表示,在人工智能尚未爆发之前,过去的智慧城市平台不具有“推理”或者摄像头AI解析等功能,也就没有算力需求,“智慧城市以前用CPU存储数据,现在GPU实现实时分析决策”。即便在人工智能爆发后,由于国产芯片与海外芯片在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距,大规模应用国产芯片的算力中心迟迟未出现,比如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掉线等问题。尽管当前国产算力生态仍面临开发者习惯与稳定性优化问题,但一些算力基础应用设施平台的涌现,已经证明国产化的突破,“这个平台的国产算力满负荷运行,证明可用性是一大进步”。

  算力池优化会促进新应用

  上述有关人士表示,AI应用爆发将推动算力需求几何增长。

  比如AI辅助消防业务场景,在指挥调度时,通过AI精准生成调度方案。其中提到,技术路线上要支持DeepSeek、Qwen、城市智慧数字人同样需具备大模型开发与调优能力,尤其要做到数据本地化部署。

  “你可以理解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之后,周边就需要更多的充电站。只是说我们行业管这个充电站叫算力池。”徐建表示,算力池优化做得越好,产品的新应用就会产生更多。

  在强调算力供给中提到,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也介绍了“息壤”异域算力服务平台四川节点,进一步完善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推荐图文

  • 公司荣誉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2018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自动化...>>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