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WAIC2025 对话蜜度:未来智能体将由点连线,为细分场景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2025-07-29 22:36:57 浏览次数:

  “帮我生成一个江苏省足球联赛的舆情报告。”7月27日下午,在接受几分钟后,一篇以“事件”为主的分析报告在手机端上生成,标题、风险等级、传播进程、摘要及传播关键点等要素一应俱全。除了舆情分析智能体,本届WAIC期间,蜜度还带来了另一款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隆重开幕。连续五届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蜜度的产品节奏与行业脉搏同频共振——今年的WAIC上,机器人和智能体成为绝对C位。从各个展区穿行而过,一路所见,AI智能体在办公、科研、金融等细分场景中“多点开花”。从传统互联网巨头到人工智能新贵,智能体已经是各家必争之地。

  蜜度眼中的智能体究竟是什么?不同的智能体之间是否能够打破“孤岛”困境?舆情分析领域的智能体还有哪些进步空间?

  带着上述问题,
 

  由点连线:智能体协同破“孤岛”

  不管是舆情分析还是写作、从本质上来看,对用户而言只需要很简单的分配工作,就能从智能体处拿到结果。

  与这个工作流程类似,智能体也要先去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任务规划的智能体规划好工作步骤。随后,再根据工作步骤去调用各种智能体工具,比如数据统计、舆情诊断、结果校验、报告输出等。这些处理更细分场景的智能体工具都是内在工具,通过多智能体协作的方式,运行复杂流程。

  此外,在行业层面,目前也有一些跨行业协作的趋势,比如今年比较热的MCP,会推进不同智能体之间互相协作,其实也给开发者提供了跨行业和跨平台的能力。

  我们内部的大致逻辑也是这样的,会把我们所有在“点”上面的能力串起来,为整个场景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攻克可信度与公允性,迈向精准适配

  在最新的模力通2.0版本中,可信度是我们重点要去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公文写作场景下,要求是比较严谨的,我需要知道每一段甚至每一句话的出处。现在AI公文写作助手产出内容的每一句话都会有一个规范的角标,用以追溯信源。最终,是否认可这些依据是可靠信源,用户会去做判断。

  目前产品的信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蜜度自己搭建的知识库,二是用户本地上传的文件,三是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

  智能体背后的大模型,实际上都是参考专业舆情分析师的工作方式进行训练的。智能体在工作时也不存在“个人倾向”,只做客观呈现。但的确在报告写作上是有风格的,所以我们未来也一定要长期坚持采用更多不同风格的内容。

  不同用户对舆情分析报告的风格要求也会是不一样的,未来的智能体会更加智能,会更精准地直接适配用户需求。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