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交通运输部举行“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针对
发布会现场
提供远程诊疗、车货护送等帮扶救助服务
在回答具体而言,首先是提供多重守护服务。专项行动以关爱货车司机身心健康为目标,聚焦货车司机运输途中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提供远程诊疗、关怀慰问、车货护送、善后处置等帮扶救助服务。
“目前,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已筹集了专项救助资金,为有需要的司机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一般情况可提供3万元慰问金,特别困难的可酌情增加。”高博说。
其次是推广职工互助保险。积极探索开展货车司机职工互助保险,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的货车司机提供互助保障。
高博介绍,首批在17个省份组织实施,其中,山东、河南已经为超过13万货车司机购买了职工互助保险,提供健康保障、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每名参保的货车司机最高可领取4万元用于大病医疗。
此外,兜住社会救助底线。对符合条件的货车司机及家属,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出现意外情况的,在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必要时启动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研究解决。
高博说,有需要的货车司机及家属,可通过12328热线等渠道进行申请。
组织主要货运平台签署自律公约,保障运费及时结算
货运平台方便了司机找货揽货,平台的收费、抽成、运费结算等,也直接关系着司机收入。
高博提到,近期,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高博表示:“我们关注到,7月上旬,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组织满帮集团、货拉拉、滴滴送货、快狗打车等4家主要货运平台企业,签署了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自律公约。这是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的具体行动,也是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作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
自律公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货车司机普遍关心的问题。承诺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平台承诺严格货源审核、实施货主实名制,实行一家平台封禁、四家平台共同抵制失信货主,是从源头上防范虚假货源、拖欠运费的有效手段。
第二是平台持续开展抽成“阳光行动”、降低过高收费和抽成比例,建立过低运价阻断机制,实施货主预付运费、购买运费补偿险、运费催付、赔偿先付等,有助于保障货车司机合理劳动报酬。
第三是平台承诺不强制货车司机参与促销活动,不将行为分、能量值与运费提现挂钩,落实12328热线接诉即办工作要求、畅通司机诉求反映渠道,是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措施。
后续,交通运输部将支持协会对平台企业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在这里,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货车司机共同监督10项承诺的兑现情况,促进市场秩序更加规范,让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更有保障。”高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