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胡润研究院在广州发布,本土共24家企业上榜,其中生鲜零售板块连续三年出现了同一个名字。半个月后,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名单时,这一名字再次闯入前十位。
如此吸引众多目光聚焦的,是从广东社区走出的生鲜品牌——钱大妈。作为“不卖隔夜肉”理念的主张者,钱大妈成立之初即从新鲜角度重新梳理传统生鲜行业的标准,通过尝试和验证“日清”模式,以及“定时打折”清货机制,对肉菜市场进行新的定义。
实际上,生鲜赛道本就对商品的新鲜、安全、品质等提出极为严苛的标准。与此同时,损耗率、冷链物流、卖难买贵等则是农产品流通的传统难题。钱大妈双榜连冠荣耀背后,隐藏着其对新鲜、品质把控、扶农助农等目标的坚守与追求。
钱大妈通过打造从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链路品质管控体系、在全国设立13座标准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搭建技术研发团队赋能“科技卖菜”等,构筑起难以的商业护城河。
这条护城河正从粤港澳大湾区延伸至全国30多座城市近3000家门店,服务超过1000万家庭。成功的密码,则深藏在每晚七点准时亮起的打折灯牌中、凌晨的冷链物流中心内以及田间地头的直采基地里……
双榜蝉联,钱大妈再获认可
当连州菜心在晨雾中发车时,泰国榴莲产区的金枕榴莲园刚迎来破晓,工人们正将金枕榴莲装入冷链箱;太平洋彼岸,智利中部核心产区的车厘子,也刚装上发往中国的直航快船……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蔬果将现身钱大妈各大社区门店。
这些跨越不同经纬度的生鲜动脉,交织出钱大妈所打造的生鲜图谱。专注社区生鲜13年,如今,钱大妈所经营的生鲜食材包括蔬菜、水产、水果、猪肉、非猪肉类、蛋奶类、加工食品、综合标品8大类,逾500种优质产品,已成为社区生鲜妥妥的头部品牌。
这一“生鲜赛道的中国方案”,正被更多的机构所关注与认可,连续的“霸榜”便是写照之一。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其中,广州市有24家企业上榜,钱大妈再度登榜,位列第八。
此外,根据2024年行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中国连锁经营协会7月9日公布“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其中,钱大妈位列2024年超市百强前十位。
此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曾解读了中国零售行业的趋势,他指出,钱大妈聚焦消费者需求,建立规模优势,成功引领了社区生鲜行业的发展。
“日清模式”背后,是高效的物流网络
实际上,由于生鲜天然具有非标准化和易损耗性,企业想在生鲜赛道建立强大的品牌认知,绝非易事。
钱大妈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其原因在于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不卖隔夜肉”的策略和初心,并将其从肉类进一步延展到生鲜全品类。为持续打造“不卖隔夜肉”的品牌口碑,钱大妈创新性地提出了“日清”模式和“定时打折”机制。
所谓“日清”模式,即确保所有商品在当天售罄,不留存至次日。通过每日清货,钱大妈确保了门店商品的新鲜度和品类齐全,同时也避免了库存积压和损耗。而“定时打折”机制,则是每天晚上7点开始,钱大妈门店商品从9折起售,每过半小时再降1折,直至晚上11点半后将未售完商品免费赠送。
钱大妈“日清模式”,得益于科学库存管理和高效物流网络。以华南市场的生猪供应为例,供应商凌晨开始屠宰生猪,经过品控及检测检验合格后,大概5点就可以送到门店,6点后开始销售,配送速度非常快。
在物流建设方面,钱大妈自建了仓储配送系统,通过布局产地仓、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等关键环节,将商品分级、包装、部分载具都实现标准化前置,产品直接从产地运送至加工中心、配送中心再到其加盟门店,最大程度保障了食材新鲜。
此外,钱大妈在全国超过30座城市构建了本地化物流网络,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物流配送进行智能调度和路线优化,有效提高了配送效率。
将农残治理做到了专利保护,只为“舌尖上的安全”
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钱大妈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提出了全链路品质管控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据了解,钱大妈打造的全链路品质管控体系,包括了供应链管理、农残前置管控、到仓产品质量管控体系、门店销售质量管控体系、产品品质异常反馈机制、品控与溯源体系等覆盖了从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各个环节。
以农残前置管控为例,为了严控食品安全,钱大妈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供应商、农科院以及当地政府等共同研究农残问题。
其中,通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合作基地的联合研究,钱大妈开展了一系列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种打药安全间隔期监管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此外,由钱大妈参与编写的团体标准已于2024年10月发布。目前,相关技术已在行业内推广,减少农残超标韭菜流入市场,进而降低整个韭菜品类的食品安全风险。
实际上,钱大妈对各品类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指标都进行了分类,包括蔬菜、水果、干货、冻肉标准以及水产。严苛的品控体系与溯源体系助力商品流转全程可见,实现优中选优。
此外,钱大妈更是通过物流监控和数据跟踪等,确保产品质量——全国多地的配送中心均配备实验室,开展定量抽检,检测农残、药残、污染物等;在门店监管上,钱大妈也制定了质量管控体系,涵盖票证公示、综合虫害管理等关键环节。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共富链条
今年夏天,电视剧热播,广东、广西等地丰收的荔枝也频上热搜。
在阳江荔枝直采基地,满载妃子笑的冷链车整装待发。以前最怕荔枝丰收却卖不上价,如今,果农们的担忧已成过去式——通过钱大妈建立的“企业+供应商+农户”基地直采模式,种植计划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这种稳定合作模式,已在全国多个县域落地生根。
据介绍,2025年,钱大妈计划在阳江采购1000吨荔枝。截至6月中旬,钱大妈已销售600吨妃子笑荔枝。预计全年,钱大妈在广东省的荔枝采购总量将突破2000吨。
荔枝以外,四川阿坝州白湾乡的辣椒、贵州铜仁的五谷蛋、福建三都澳的大黄鱼、云南红河州的蓝莓……每到丰收的节日,这些地方的农事总是一番忙碌场景,这背后,是钱大妈打通“产销服”全链条,牵起的一张“富农网”。
实际上,不仅匠心耕耘业务,钱大妈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其通过构建“产地直采+数字供应链+社区终端”的形式,既将消费端需求精准传导至生产端,又以品牌化运营激活县域农产品价值。
而为了深耕县域、下沉一线,钱大妈团队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既摸清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周期,也敏锐捕捉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成为连接城乡市场的关键纽带。
通过深度合作,钱大妈对连州菜心、炎陵黄桃、洪湖莲藕等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品牌推广,显著提升了这些“土特产”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特色农产品踏上品牌化的道路,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钱大妈的实践,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农产品供应与销售,而是深度融入了“百千万工程”。截至2024年末,其订单农业模式累计链接超30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突破2万元;钱大妈全年消费帮扶的金额达到23亿。
文/尹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