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创下多个“第一”的法律,在多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第五期培训班,数十家民营企业的代表参加培训。
据民营经济促进法给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要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如何进一步强化就业“蓄水池”的兜底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在培训班上,满帮集团副总裁杨星乔接受了
杨星乔
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提升运行效率
作为企业,我们也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整合形成高质量的社会化运力组织和物流一站式供需匹配服务平台。
同时要致力于提升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为货主和司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的服务,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又助力司机提高收益,最终促进物流行业降本提质增效。
2018年,全国首个行业内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上线年通过电话、现场、网络等各种方式解答问题、化解物流纠纷超过14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1%。通过调解委员会的努力,极大地稳定了司机群体,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未来,物流行业要聚焦货车司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司机权益保障体系,发挥平台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性关爱和服务货车司机,不断提升货车司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拓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就业空间,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持续创造新就业和增收机会,发挥平台经济促进灵活就业“蓄水池”的价值。
在智慧物流领域,我认为可以基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突破传统物流产业的边界,实现从传统货运向数字货运的转型,将我国打造成为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数字货运市场。
同时,以物流领航促进技术创新,研究构建基于自主技术架构和算法的公路货运物流多模态AI大模型平台,实现模型、算法、算力、场景应用的技术突破,解决货运物流共性技术难题,增强国内物流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路货运行业的竞争力,实现业务运行更智能、业务执行效率更高、业务决策更精准。
此外,还要推动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实现道路货运新业态的现代化、道路货运应急物流体系的现代化、道路货运安全生产和信用治理的现代化,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使数字货运平台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