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共享实验室”是通过与各类实验室等主体合作建立“资源与收益共享”机制,将分散的仪器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高效整合,搭建智力资源与知识成果的共享平台,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共享实验室正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5月15日,“中试工程师培训暨共享平台搭建技术研讨会”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会上,米格实验室重点展示了其创新的运营模式以及共享实验室线上平台的功能升级成果,通过整合设备、工程师和专家资源,为中试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具有中国科学院“基因”的创新机构,米格实验室自去年1月将西南总部落地成都以来,始终致力于以市场化的力量推动仪器共享。据介绍,自2016年成立以来,米格实验室便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不仅培养了一支专业工程师团队,更建立起多项标准化测试体系,聚焦半导体制造业、光电显示、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科研检测服务。
目前,米格实验室以“集中式+分布式”共享实验室运营模式,已推动与天府新区兴隆湖实验室等38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营运设备250台,服务极米科技、京东方等龙头企业40余家次,并获得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投资。据悉,下一步该实验室将升级规划建设方案,构建1个集中式、15个分布式、30个开放式共享实验室中试服务体系。同时致力于建设一个立足成都科学城,面向成都及周边,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区域,服务于国家战略科学仪器共享与成果转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