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拉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收复6.7关口
更新时间:2022-05-20 17:19:12 浏览次数: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拉升,双双收复6.70

  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7487,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7个基点。截至发稿前,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6.6756、6.68090。

  “上一次见到这种情况还是在2018年。”华东地区一家有色金属进口企业的刘女士对表示,“今年4月人民币贬值约4.5%,5月以来贬值2.5%左右。”

  对于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走弱的因素,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给出了以下分析:

  美元走强将持续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改弦更张的影响,美元指数自2021年年中后逐步走强。本轮美元指数走强的原因较为复杂,也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由宽松走向紧缩,必然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偏紧和利率水平上升。

  历史上已多次被证实,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而这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和以往有两点不同。

  疫情暴发后向市场海量投放美元流动性,造成了更大程度的全球市场美元泛滥。未来一个时期美联储面临约4万亿美元的缩表任务。

  在一度流动性泛滥的市场高速强力收紧流动性,既会带来美元利率快速上升和资本回流美元资产,又会导致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阶段性波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美元的支撑作用至少在未来两个季度仍会明显存在,且不排除在未来一个季度作用力较强。

  支撑人民币阶段性强势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2021年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步酝酿下,美元开始走强。而人民币在去年三季度中期开启了对美元升值过程,遂形成了美元走强而人民币更强的局面。这种现象历史上不太多见,只能说明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下境内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需求出现阶段性增加。

  进入202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为15.8%,二季度预计为8%左右,相比去年呈显著放缓态势。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海外需求有所减弱,但能源价格高企、进口规模不减。一季度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步伐加快,对我国出口可能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而受疫情影响,我国出口供给能力有所减弱,未来一个时期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存在。

  在美联储开启加息过程的同时,4月份,央行再度小幅降准,并通过投放增量的低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以增加市场流动性,进而推动市场利率水平下降。近来中美利差不断收窄,并曾出现阶段性倒挂。中美货币实施方向背离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