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逃过河南“投喂”
更新时间:2022-03-22 23:09:28 浏览次数:

  北京方便面售价维持在仅一块多,但30多年来始终能够盈利。有网友不禁在知乎上发问,为什么北京方便面还没退出市场?一条高赞回答:“因为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方便面没有之一。”

  再如,产于河南焦作的豫竹牌方便面,在山西等地也是颇受欢迎,是许多中小学附近商店的“标配”;有着纯正河南“血统”的国华方便面厂,则生产热干面口味的方便面,在武汉等地赢得一席之地……

  早在2005年,全国第一家方便面行业协会——河南方便面制品专业协会就在郑州成立。这也成为河南“方便面王国”地位的重要象征。

  
中国粮仓

  为什么河南方便面能称霸全国?

  简单说来,无非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河南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小麦粉产地,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另一方面,则是河南居“天下之中”的位置优势,在河南建厂方便将产品分散至全国各地。

  
 

  作为“中国粮仓”,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河南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约400亿斤粮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8285万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这七个北方粮食主产区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河南在受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下,仍然实现粮食总产量6544.2万吨,仅次于黑龙江。作为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河南2021年小麦播种面积为8536.04万亩,总产量为760.56亿斤,约占全国总量28.3%。

  过去多年,河南粮食总产量高居全国第二位,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更是高居全国第一位。真可谓,“中原熟,天下足”。

  这也是河南发展方便面加工产业的重要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提出“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搞农产品加工增值”的经济发展战略。优质小麦和小麦制品的加工,正是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

  彼时,康师傅引风气之先,将全国的方便面市场代入品牌化时代。在优质原料和政策引导等多重作用下,河南方便面产业也迎来爆发期,南街村、白象、豫竹、天方等方便面品牌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壮大。

  除此之外,独特的区位也成为重要的催化因素。

  在普铁时代,河南“居天下之中”的优势就显露无遗,郑州也一度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全国性交通枢纽。地缘上的“枢纽”地位,无疑给河南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眼下,随着郑济高铁郑濮段距离正式通车越来越近,河南正在率先完成对“米字型”高铁的最后冲击,交通集散优势也有望进一步加强。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河南已经形成完整的方便面产业链。“比如生产调味料的企业以及机械设备企业,全国来看也是非常有优势,市场占有率较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

  
万亿产业

  河南优质而充足的粮食生产基础,不仅使得方便面军团迅速成长起来,还衍生出思念、三全等品牌,成为全国速冻食品之都。

  数据显示,河南以一己之力,生产了全国70%的水饺、60%的汤圆、25%的馒头、33%的方便面及一半以上的火腿……将河南称为“中国厨房”,一点也不为过。

  
 

  就像火腿肠往往被称为“泡面搭档”一样,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大省,河南面食加工是一张王牌,而肉制品加工则是另一张王牌。

  充足的粮食产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21年,河南生猪存栏4392万头,生猪出栏5802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外界熟知的“猪茅”——牧原股份,就是河南企业。2020年,其整体毛利率高达60.68%,比肩茅台。有分析认为,这跟牧原股份饲料完全自给,并且能够合理搭配小麦等高度相关。

  “猪茅”下游,又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肉制品加工龙头——双汇集团。从1958年成立的小作坊——漯河肉联厂起家,双汇已逐渐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跨国经营大型食品集团。

  这背后,是河南“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的独特模式,叠加效应不断凸显。

  依托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河南汇聚了以双汇、牧原和三全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肉类、面及面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

  食品加工由此也成为河南五大主导产业之首。2020年,河南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4.9%,超过排名第二的装备制造业。

  去年10月印发的提出,要推动食品制造由“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转变。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

  
 

  不过,在不久前的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河南省政府副省长武国定谈到,目前河南还存在食品加工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农产品加工比重低、精深加工占比低,高技能人才、技术人员缺口大等问题。

  从全国来看,形势确实紧迫。近年来,河南食品加工业营收规模不仅落后于山东,更先后被四川、广东反超,跌至全国第四名。如何重塑优势,加速向“绿色食品业强省”迈进,也成为河南当下最为紧迫的命题。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