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果汁大王”经历破产重整,迎来新资本入局,但公司并未就此走上坦途。
日前,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出,称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未支付重整投资款、私刻公司公章,严重扰乱公司经营秩序,导致各大电商出现断货情况。
另一边的说法是什么?“以前只是管理层的控制权之争,但现在已经波及员工了。”9月25日,一位北京汇源员工告诉对上述说法,王清汉方面的薪资服务专员发朋友圈称,公司已足额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
是非曲直各执一词,让人无从判断,唯一让外界确定的是,北京汇源这场“联姻”已从最初的牵手合作走到如今的多方拉扯,偏离了轨道。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天猫、抖音等平台上的“汇源官方旗舰店”内已无货。9月25日下午,“汇源”不过,各类汇源品牌授权经销商的店铺中,汇源牌商品正常销售。这或许说明,供应链问题出现在北京汇源内部。
9月23日,北京汇源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电商平台的经营收入最终都会打款到北京汇源的账户中,但这个账户被诸暨文盛汇方面掌控。如果不暂停发货,就相当于北京汇源发货,诸暨文盛汇收钱。”上述内部人士说,虽然这样做肯定也会影响北京汇源的经营。
9月23日,“目前汇源品牌的生产线没有停摆,仍在正常运行,库存亦尚可。”上述知情人士介绍。
该人士还详细介绍道:“因为生产主要由汇源集团方面负责,这部分影响不大。北京汇源主要负责运营销售体系,并拥有汇源的商标,是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收购重整的对象。汇源集团生产产品,北京汇源是要给预付款,买材料的。”
“老朱一直在。”北京汇源内部人士也说道。
汇源断货事件是双方激烈对峙的外部显现,而从近一个月北京汇源的工商信息变更中,也能窥见这种对峙,而且这种对立是围绕高层发生的。
自北京汇源在8月9日发布以来,双方密集交锋。
8月22日,北京汇源发生工商信息变更,王清汉出任公司总经理,周智杰成为董事长,原董事长鞠新艳、原总经理咸晓芳等人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由咸晓芳变更为王清汉。
北京汇源原董事长鞠新艳还于7月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上述董事会决议无效,该诉讼案已于9月15日进行现场庭审。目前,该诉讼案有待法院判决。
可以看出,对北京汇源“章、证、照”的控制权,是新老管理层的一大矛盾。王清汉方面称,原管理层始终未落实“章、证、照”交接,新任总经理因此才相关印章、证照已遗失并作废。
控制权的争夺,还可能波及员工的工资、社保和公积金。
王清汉在中对此表示,因人力资源负责人拒绝向王清汉汇报薪资发放安排,8月工资将采取“员工自行申报、公司复核发放”的方式。王清汉还表示,将适时换签新劳动合同。
发布后的9月20日,北京汇源向员工发短信,表示工资“不需要员工逐个申报”,会从9月20日开始陆续发放。
之后,员工们又收到北京汇源发送的统一短信,其中称王清汉篡改了社保及公积金登录信息,导致公司至今无法按规定缴纳全体员工社保、公积金。
这场公司内部拉扯中,最早被抛向台前的是文盛资产及诸暨文盛汇的出资情况。
8月9日,“汇源”发文称,诸暨文盛汇原承诺投入16亿元,但实际仅出资7.5亿元,尚有8.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到账的7.5亿元中,约6.47亿元虽存入北京汇源名下账户,但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并未直接进入生产经营。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的文盛资产,是一家民营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拟将北京汇源整合进上市公司国中水务一事,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线月公告宣布终止相关收购,原因是“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
“现在国中水务‘撤’了,它哪来的资本重整北京汇源?”北京汇源一位知情人士称,这也是新老管理层之间积怨的原因。
那新股东是否逾期未支付投资款,后续又如何处理?对这一问题,王清汉向事实上,从品牌、产品和渠道来看,北京汇源的优势与根基一直都在。只要正常生产经营,经营收入产生的现金流和净利润依然可观。2024年7月,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的衰败往往并非源于外部竞争,而是始于内部混乱。对于北京汇源来说,公司仍具备品牌认知基础与产能优势,其若能攻克治理难题,再顺势把握健康饮品升级的机遇,未必不能实现“翻身”。然而,这一关键的时间窗口,市场究竟还会为其保留多久,始终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