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模大战低调行事,现在却主动入局智能体混战 联想集团再图突破“PC公司”标签
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56 浏览次数:

  打了两年多的大模型之战还没结束,AI Agent又在大厂中卷起风暴。

  5月7日及5月8日,联想集团在“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及“2025联想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接连发布了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押注智能体的联想试图用“硅基战队”进一步搅动智能体市场。

  联想做智能体以及提出相关概念的时间很早,但智能体混战的热潮却刚刚开始不久。眼下,身背“PC厂商”标签的联想在智能体赛道已是“全军出击”,未来,公司凭何与大模型厂商竞争,又如何给各式各样的智能体找到落地应用场景?

  根据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后接受等媒体时的说法,此前联想发布的“小天”等智能体,往往是和PC捆绑,但未来超级智能体不是和设备捆绑,而是与人捆绑。联想多名高管也逐一描述了公司在智能体方面的规划。

  可以确定的是,在做智能体这件事上,联想的态度十分坚定。

  “可能今天大家还认为联想是卖设备的,PC也好、手机也好、服务器也好,但是可能在未来,我们就是一个以智能体业务为核心的企业。”杨元庆称。

  
 

  联想高层接受 联想还发布了个人云,支持“天禧”升级到“端—边—云”协同的一体架构。

  谈到落地,不难发现,联想的几个智能体都绑定了自家的业务或产品,和大模型厂商比有“先天优势”。不过,联想也表示,不能完全靠自己做智能体。

  杨元庆介绍,目前联想的“混合式AI优势集”包含计算、数据、模型、服务、应用库等,其中有部分能力需要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构建。比如联想在构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数据、知识库时就需依赖第三方。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还介绍,联想在构建宜昌城市超级智能体时,首先和合作伙伴构建了大模型“超市”,将几乎所有的大模型放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再迭代成智能体集市。

  戴炜在回答提问时强调,此前联想多是与某一家公司或组织合作,提供软件产品或服务。若要打造智能体,这一模式就远远不够,需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创领域智能体,同时集合领域智能体形成超级智能体集合,最终实现统一调度和协同。

  发布会期间,联想还多次提到了一个概念——AaaS。根据戴炜在回答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自智能体爆火后,安全问题被反复提及。对此,杨元庆直言,不少大模型都需通过公有云获得问答能力,这一过程必然会暴露个人数据。于是,联想提出了一个综合解决方案:通过个人或企业用户信任的设备,学习其私有数据,然后再进行推理;需要上传到云端的数据也会通过不同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来处理和转移。

  坚定做中国制造

  发布完一系列智能体,杨元庆还提到了当前所处的不确定环境以及国产制造的重要性。

  提起美国的关税新政,杨元庆表示:“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虽然我们也无法完全避免受到影响,但我们有十足的信心,并且我们卓越的运营、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模式,联想一定会是最迅速、最及时做出调整的公司。无论怎样,我们都将坚定地扎根中国,做中国制造。”

  至于联想的产品是否会在几个月后涨价,杨元庆表示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在他看来,零部件的供需情况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高科技产品有豁免条例,其价格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未来有不确定性。不过,联想在应对高关税方面已经有诸多经验,比如在中国制造零部件后再运到海外组装。这不仅能满足交付时间需求,还能为当地提供就业、税收等。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业务已经成为联想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杨元庆在“2025联想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的说法,中国是联想大本营,也是其全球业务的基本盘。“过去一年,中国区在PC市场下滑的逆境下,整体营收与利润仍然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和方案服务三大板块的业务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杨元庆介绍。

  刘军也介绍说,2017年联想中国开启转型之路,AI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在2024财年的营收超188亿元,在中国IT服务市场排名第二。刘军还透露,联想中国已经开启了转型的下一阶段。据他介绍,联想在新财年正式发布了“日出东方2025”战略,以混合式AI加速中国智能化转型作为新使命。

  同时,联想方面还宣布,面向合作伙伴的“大联想4.0”战略也一同升级,并发布了总额超10亿元的合作伙伴激励计划。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