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游客热情“扫货”背回全球好物,如今风水轮流转——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的优化以及各城市中数量日渐庞大的“即买即退”商店,我国“秒变”海外游客的“剁手”天堂,来中国“代购”正成为一种新潮流。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将离境退税的“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
在政策推动下,成都已率先行动。这座拥有429家离境退税店的城市,正以49家“即买即退”的商店为支点,撬动国际消费市场。
“这项服务,不仅让成都IFS作为国际游客首选地标更加突出,也助力了春熙路商圈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从而增强成都作为国际旅游热门城市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成都IFS副总经理麦伟成向
成都IFS进门处就有关于离境退税的提示 而今,成都多家商场的“国际展厅”愈发丰富,GUCCI、周大福等品牌的柜台前,海外游客人头攒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我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截至3月17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80.5万人次,同比增长34.9%。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不少外国旅客的首选中转地,日本、韩国旅客都会通过中国中转飞往澳大利亚。免签政策恰好给了外国旅客游玩中国的机会,也让中国重新成为外国人的热门目的地。旅游已成为中国对外展示、对外交流的窗口,让更多人认识、理解中国,到中国体验。”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告诉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不仅为海外游客提供了便利,也为国国货品牌升级、城市消费提升注入全新活力。
一位国际游客正在成都IFS提交“即买即退”的退税表格 “这让我们场内的品牌有了更多与全球消费者互动的机会。既延长了海外游客在成都IFS的停留时间、更好地激发了消费热情,还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所在商圈的国际化服务水平,助力春熙路商圈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从而增强成都作为国际旅游热门城市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麦伟成表示。
朱克力则进一步向朱克力还认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将加速购物场景的国际化改造,推动我国支付、导购、售后等服务体系与全球标准接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商业生态。
“对城市发展而言,退税政策是服务贸易升级的支点。通过游客消费数据的积累,能精准识别优势产业,引导城市优化供应链和消费供给结构。例如景德镇陶瓷、苏州丝绸等地域特色产品,可通过退税商店转化为文化输出载体,带动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这种消费与产业联动产生的效应,比单纯拉动零售额更具战略价值。”朱克力说。
从“政策输血”到“文化造血” 成都抢占国际消费高地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全国推广,也将重新定义中国城市在全球消费版图中的地位。
“429家退税商店构成了一张覆盖全域的消费网络,而49家‘即买即退’门店则像关键节点,通过所见即所得的现金流动性提升,重塑海外游客的消费决策心理。”朱克力认为,率先发力的成都有望抢占国际消费高地。
“海外游客不必纠结行程安排与退税手续的时空矛盾,可以更加自由地释放即兴购物需求。这种确定性将增加停留时长和消费频次,尤其利好高单价商品。对成都而言,这不仅是销售额的增长,更是商业软实力升级的契机。”朱克力向
成都IFS所在的春熙路商圈人潮涌动 朱克力认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还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密集的退税网点会推动商户重新审视商品结构,形成本土品牌的国际化跳板,漆器、蜀绣等兼具蜀文化特色与实用价值的商品可能由此脱颖而出。
在谈及成都如何借力49家“即买即退”商店,更好地赋能城市发展、提升竞争力时,朱克力告诉朱克力还向与此同时,还需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培训店员成为城市代言人,用个性化推荐替代程式化销售。比如向中东游客讲解蜀锦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更重要的是,要用好‘即退’带来的现金流优势,联合金融机构开发‘退税+消费信贷’产品,允许游客凭‘退税’凭证申请临时信用额度,激发二次消费。”朱克力认为,这些举措的底层逻辑,“是把退税政策从财政工具升维至城市品牌运营策略,让每笔退税交易都成为成都国际影响力的增量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