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器械商沪鸽转道港股IPO 递表前夕分红1.45亿元
更新时间:2025-04-09 07:53:22 浏览次数:

  数次冲刺A股上市无果后,口腔医疗器械商Huge Dental Limited转向港股市场IPO。

  据悉,沪鸽以弹性体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为公司的两大支柱产品,每年贡献大约六成收入,2023年一年公司生产了8910万颗合成树脂牙。这样一家公司拟上市却屡屡受阻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今,在冲刺港股上市过程中,公司的突击分红问题再次引外界关注,就在此次递表前夕的2025年1月,沪鸽一次性分红1.45亿元,接近公司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之和。

  沪鸽招股材料显示,公司的产品矩阵主要分为三大类,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覆盖修复科、种植科、正畸科、牙体牙髓科及儿牙科等核心专业领域的五个应用场景。其中,弹性体印模材料与合成树脂牙是沪鸽的两大支柱产品,2022年、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9个月,这两大支柱产品收入合计占公司收入比例分别为60.4%、60%和58%。

  此后数年,沪鸽口腔先后携手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中原证券、国金证券推进上市辅导进程,却均无果。其中,2017年6月,沪鸽口腔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拟申请创业板上市,2019年1月却主动终止上市申请;同年12月,沪鸽口腔又与海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拟冲刺科创板。8个月后,沪鸽口腔又将辅导机构换为中原证券,改回创业板,启动第三次上市辅导。2021年12月27日,沪鸽口腔在创业板正式递表,并进入问询阶段,且公司于2022年8月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同月,沪鸽口腔再次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关于沪鸽口腔2022年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沪鸽在最新招股材料中称,其原因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以吸引更多知名投资者基础。

  而证监会并未就沪鸽口腔是否适合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提出问题或意见。

  2023年8月,沪鸽口腔再次备案开启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依旧未果。

  如今,沪鸽选择“弃A转H”。据悉,本次赴港上市,中金公司和DBS为联席保荐人。

  8年屡换辅导券商,并从A股转道港股,沪鸽口腔上市卡在哪里?从过往交易所问询来看,公司历史沿革、实际控制人、资金流水等问题均是监管部门关注的方向。其中,公司的代持问题是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沪鸽口腔2022年6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早在2016年,公司于新三板挂牌之际,沪鸽口腔以6元/股的价格,向秦立娟、李军等10名自然人投资者定向增发720万股,成功募集资金4320万元。

  随后,上述募资却暴露出代持问题。李军认购的238.00万股中,有176.5万股是替他人代持,占比大约74%,涉及多达57名“影子股东”。这些“影子股东”包含公司实控人宋欣的朋友、子公司高管以及关联方员工等。直至2019年7月,李军与这57名自然人之间的代持关系才得以全部解除。

  截至2025年2月,沪鸽股权较为集中。宋欣通过Huge Vanguard及Huge Star间接控制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2.56%附带的投票权,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时,宋欣母亲秦立娟直接持有13.81%股权,以及秦立娟持股37.26%的Future LJQYHD持有沪鸽9.35%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沪鸽递表前夕的2025年1月,沪鸽向股东宣派及足额派付股息1.45亿元。按照股权比例来计算,宋欣家族系此次分红的最大受益人。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沪鸽营收分别为2.8亿元、3.58亿元和3.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403万元、8835万元和7771万元。也就是说,此次分红规模接近沪鸽2022年与2023年的净利润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末,沪鸽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亿元。

  在本次冲刺港股上市之际,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