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
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0940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2月MLF缩量2000亿元。不过,考虑到央行已在2025年1月开展1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已提前释放了大规模中期流动性。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0%下调0.1个百分点至1.70%。与此同时,央行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当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而MLF利率则是在LPR下行之后才有变动。
此后,MLF操作均是临近月末开展。而随着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成为央行的主要政策利率,MLF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不断“淡化”。
正因如此,在2024年9月24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1.5%后,9月25日,MLF操作利率跟随下调,幅度为30个基点,下调后MLF利率为2.0%,至今未变。
当前,从数量上看,尽管每月均有操作,但MLF余额变动呈整体缩减态势。2024年8月末,MLF余额还在7万亿元以上,而最新余额已降至40940亿元,降幅明显。
此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分析,未来伴随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发生变化,MLF的存量会逐步下降,其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色彩也将淡化,央行将聚焦于管好短端利率,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温彬团队指出,从近年实践看,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较好,而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时常与同期限市场利率走势出现一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