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了上海多家康养社区后,华叔叔成为国华·合悦家的第一批入住者。离家近、小而美是他选择未来养老住所的重要因素。
随着上海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也迎来广袤的发展空间。其中,“康养”成为保险企业重点发力的一大业务。
去年11月,国华·合悦家上海普陀国际康养中心正式运营。近日,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你想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近年来,银发经济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图为上海一家康养中心健身房。 说起这段时间的入住体验,戴阿姨滔滔不绝:“老年人对吃的方面很注重,高端养老院的硬件其实差不多,拼的是餐饮,留住老人要先留住老人的胃。”
在戴阿姨看来,餐饮服务是决定养老院成败的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太平、泰康保险和国华人寿等多家险企已进军养老社区市场。在上海,泰康之家、梧桐人家等大型高端养老社区同样拥有较高知名度。
华叔叔告诉退休之后,华叔叔和老伴切身感受到与外界的交流开始变少。而在康养社区,有社团、有活动、能健身、能学习,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华叔叔认为,社区里的老人与社区的管理层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创关系,只有心往一处想,把事情办好,最终受益的也是住户自己。
他们会在“红温茶话会”上集中提出自己的诉求,与管理层面对面讨论如何解决居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国华·合悦家企划经理郑帅看来,这是一群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可爱长者。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老年迪士尼’。”国华·合悦家首席管家嘉耀向嘉耀认为,要留住老人需要关注其精神层面,消除孤独感,比如提供丰富的活动安排、高品质的服务体验,还要注重细节,让老人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谈起银发经济,嘉耀认为,发展银发经济的根本原因在于,相比于可能背负房贷、车贷的年轻人,“60后”“70后”是拥有资产储备的人群,发展银发经济是要拉动消费,而不是侧重医疗和护理,这也是国华人寿康养业务想要重点发力精神赛道的原因。
黑蚁资本方面向于是,活力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几大共性趋势。黑蚁资本发现,在退休之后,他们每天拥有14小时至16小时的大量可支配时间,除了刷手机或看电视,旅游及日常聚会是最常见的消遣方式,另外还有跳舞、参加模特队等。他们愿意尽早进入保健养生状态,对食材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
在高净值老人追求小而美、高品质的同时,怎样的价格体系才能保证专业机构拥有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有业内人士强调,养老产业本质上属于“良心行业”,单纯的价格竞争不仅损害企业盈利能力,更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只有建立分层有序的市场供给体系,推动服务价值回归,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共赢。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明显,那些能精准匹配需求、构建专业服务能力的机构,将在行业发展中赢得先机。
嘉耀向聚焦医疗养老战略的中国平安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表示,医疗养老生态圈的居家康养服务对寿险主业的赋能价值持续凸显。通过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居家康养新高客占比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未来进入“长寿时代”后,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2025年达到9万亿元。
目前,专业机构开始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构建核心竞争力。国华·合悦家的做法是,通过精准定位退休人群的高品质服务需求,开发体验式消费场景,探索精神文化服务等新兴赛道,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附加值。
黑蚁资本方面告诉可以看出,银发经济的价值链条正加速延伸。除基础养老服务外,适老化家居改造、老年消费趋势引领等细分领域也显现巨大潜力。嘉耀特别指出,老年群体及其家庭的多元化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从智能辅具到文化消费,每个环节都孕育着服务升级与价值创新的可能。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认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银发经济逐步壮大,不仅涵盖医疗、养老等传统产业,还拓展到康复辅助器具、康养旅游、养老金融、智能照护等诸多新领域,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