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之乡的生态转型之路
更新时间:2022-12-17 22:55:37 浏览次数:

  而来的收购商以高出周边果农每公斤0.4元的价格当场收购,110棵蜜柚树增收3000元。林新民乐了,就按照同样的方法为自家剩下的1000多棵蜜柚树实行了“减肥政策”。

  林新民的成功引起许多果农的争相效仿,于是以五星村长期定位试验示范基地为辐射点,平和平和县掀起一场蜜柚“减肥”的生态种植热潮。2022年7月,平和县的调研数据显示,平和平和县肥料投入实现减量60%。

  “生态种植的效果显现出来了,目前三红蜜柚的收购价每公斤为2.5~3.6元,质优的可以售出每公斤4元,而白肉蜜柚收购价为每公斤2元左右,比前两年同期都有所提高。”平和县蜜柚协会会长林启明告诉

  多措并举 调整种植结构

  秋日的上午,在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茶王谷”连片的白芽奇兰茶园中,茶香沁人,许多茶农正背着箩筐采收秋茶。

  白芽奇兰作为平和县除蜜柚外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是最具漳州本土特色的原生茶,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等近百个奖项,目前平和县白芽奇兰茶种植面积约6万亩,总产值超20亿元,品牌评估价值达29.6亿元。

  近年来,平和县在做好蜜柚提质的同时,对一些高海拔山区果园实行“退果还茶”工作。“高海拔地区还是种茶有前途。”果农朱财发告诉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近年来平和县持续紧抓的主线工作,主要包括退果还耕、退果还粮、退果还林、优化种植结构等。

  在毗邻的霞寨镇,“七彩稻田”也迎来了丰收。阵阵稻香扑鼻而来,片片稻田伴着山谷的风泛起阵阵涟漪,串串饱满的稻穗在秋日照耀下,异常亮眼。

  “以前我们这里是种蜜柚,现在改成种水稻后,收益比种蜜柚更好。今年水稻丰收,产量高,我们农民的收入能增加不少。”村民黄日焕说。

  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农户们挥洒着汗水,在稻田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捆扎,一系列动作快速而娴熟,另一旁的收割机也在助力收割,稻田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多管齐下 筑起生态“保护墙”

  平和处于九龙江西溪支流花山溪上游,农业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贫困县的面貌,但过度追求产出和市场效益的生产模式使得生态环境,尤其是平和县主要河流花山溪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大力推广拦截坝、生态滤床等有效措施,统筹水土治理“一盘棋”,筑起生态“保护墙”,持续改善提升花山溪流域水质。

  为加快完善水流域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提升花山溪流域水质,连日来,霞寨镇抢抓晴好天气,持续推进生态滤床项目建设。该生态滤床项目共建设8段,采用的是“生物富集法+吸附法+植物吸收法”相结合的环保系统。

  “生态滤床里面装满了特别筛选的沸石,加上铺设多孔循环管道,并在滤床的上端盖上生态保护毯,这样微生物就可以在里面‘安家落户’。”项目负责人黄龙福说,一段时间后,该滤床上方会长满草,草会从滤料中吸收重金属成分,大大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出水口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排放,有效改善水质。

  而在坂仔镇的花山溪支流入河口处前端,由生态滤床和湿地公园组合而成的多孔循环管道正在运行。

  “生态滤床上方后续将会种植苔藓及蕨类水生植物,在水体中放养田螺等水生动物,能够起到吸附水体中杂质的作用,从而达到水体自净能力。”坂仔镇党委统战委员林光辉说。

  一条条支流就像“毛细血管”,在“控源、减排、循环、利用”的高效治理模式下,促进花山溪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近日,在平和县召开的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平和县委书记蔡绿璇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源头治理,制定水源地保护区蜜柚退果方案,保障城区安全供水和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等工作落到实处,齐心协力加快流域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坚决依法退果还林还耕,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深化土壤酸化治理和打造综合整治示范点等工作,全力确保水质提升。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