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彼时业内将王玉称为“最懂张一鸣的人”。
2024年,绽家全渠道销售额翻倍,抖音、小红书商品交易总额增速均超100%。其香氛洗衣液上线数月销售额破亿元,“双11”登顶天猫家清新品牌榜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绽家成为“中国家居清洁护理行业成规模品牌中增速第一”的品牌。5年时间,绽家这样一个小众家庭清洁品牌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达5亿元规模的抖音“顶流”品牌。
继绽家后,若羽臣在2024年至2025年相继推出口服美容品牌“斐萃”、膳食补充剂品牌“纽益倍”,试图复刻爆品路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若羽臣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5.8%,远超其用来起家的电商运营服务28.8%的收入占比。
为支撑品牌扩张,若羽臣甚至跨界布局AI。2024年,若羽臣投资AI生物科技公司MetaNovas,在营养健康、日化美护等产品方面开展合作。2025年,若羽臣与奥飞数据合作部署本地化AI算力,推动品牌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升级。
高增长背后的三重依赖:代工、营销与平台隐忧何解?
高增长背后,隐患不容忽视。
若羽臣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均依赖OEM代工。2022年至2024年,若羽臣的合作代工厂从5家增至26家。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若羽臣坦言:“倘我们与该等OEM的关系出现重大恶化、他们面临任何重大业务挑战或他们未能生产符合我们标准或合约约定或监管规定的产品,都可能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或供应、引起消费者不满,甚至面临产品责任索赔、监管处罚、声誉受损或财务损失。”
另一方面,营销开支持续飙升。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激增124%至5.99亿元,占营收比重达45.4%。其中,流量采购与支付给KOL和KOC的佣金是主要支出。
相比之下,公司研发投入仅1644万元,占比1.25%。据招股书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若羽臣共有825名全职雇员。其中,负责销售及营销的雇员有70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5.5%;研发部门的雇员则仅5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6.8%。
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亦是潜在风险。截至2025年6月,若羽臣拥有157家自营线家商超客户建立合作,其67.2%的收入来自线上自营店,且高度集中于抖音等少数平台。
“鉴于我们对该等平台的依赖,该等关系的任何中断、恶化或成本增加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招股书提到。
公告显示,本次赴港上市的募资将用于加强消费者对公司自有品牌的认知度,并扩大在国内的销售网络;支持自有品牌的海外扩张等。
资本市场的高期待也带来压力。王玉在接受从代运营到自有品牌,从A股到港股,若羽臣的转型路径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的变迁。而其港股IPO的成败,将是市场对这家靠“读懂平台算法”起家的公司,能否真正成长为可持续品牌管理巨头的最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