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大赛15年:设备从“推车”变“戴帽” 何时走向“人机双向沟通”?
更新时间:2025-08-11 22:20:34 浏览次数:

  方式需要往天上发射卫星,覆盖海上、山区等铁塔不能及的地区,覆盖广但信号弱。”

  高小榕表示,这两种技术路径谁将成为主流,目前还没定数,所以产业界布局兼而有之。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脑机接口的发展,更核心的挑战在于“解码”。

  高小榕举例称,100年前人类只能区分清醒与睡眠两种状态,如今已能识别16种,未来目标是突破256种,“等能精准识别256种状态的时候,机器就能懂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这种精细化解码能力,正是脑机接口从中场迈向终局的通行证。

  
 

  脑机接口比赛现场 企业融资竞赛:令人焦虑的不是资金而是技术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这份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今年1月,北京市还提出,到2030年,当地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将初步形成,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发布次日,脑机接口概念股再次大涨,延续其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但是,根据华安证券8月研报,目前,行业内尚无生产相关产品的真正“脑机接口第一股”。

  
 

  
 

  
 

  脑机接口相关标的梳理 资本市场或许需要祛魅,但企业需要输血。据中羿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至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95起,涉及公司70家。已披露融资金额的融资事件为85起,涉及金额63.25亿元,其中,发生在2021年和2022年的投融资事件约占40%,投融资额占比超过70%。

  尽管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融资一度进入冷静期,但“阶梯医疗”公司今年初仍完成3.5亿元B轮融资,成为国内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最大单笔融资。

  不过,高小榕提醒投资者,要区分脑机接口和机器人的概念,厘清概念炒作与实际进展的落差。他解释道:“现在有些误区,是认为只要把传感器放到脑袋上就叫脑机接口,实际上脑机接口的定义是从中枢神经采集信号,这非常重要。”

  此外,初创企业进行融资的本质,是争夺技术的“窗口期”。8月11日,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对“资金不是我们最大的压力,而且我们还在全球招聘高水平人才,特别是高薪招聘懂AI和有医疗产品经验的人才,这会让我们更加快速、高效地做好脑机接口。”陶虎说。

  
 

  脑机接口比赛现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