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加强投向调控! 两重磅文件为政府投资基金“立新规”
政府投资基金将迎来两大重磅文件。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开征求和意见。
其中,提出政府投资基金应聚焦政策目标、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挤出效应;规定基金需投向鼓励类产业,国家级基金侧重国家层面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地方基金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强调投向调控,禁止投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避免重复设立和变相增加隐性债务等。
则指出,严防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突出基金投向政策取向评价、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动态调整。
有业内人士对据的核心目标是要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方面,提出国家级基金要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跨区域重大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在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地方基金要找准定位,在省级政府而在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方面,则明确提出了禁止投资领域,即不得投资中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规划政策明确调控限制的领域;同时提出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避免盲目投资与重复设立方面,要求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避免投向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领域重复设立基金;印发前已设基金覆盖的行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等。
此外,其他投资限制方面,提出政府投资基金要控制对单个企业的投资金额/比例上限,不得通过明股实债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除并购重组、定向增发、战略配售外,不得从事公开交易类股票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期货等衍生品类交易,不得为被投企业外的主体担保,不得开展无限责任投资等。
再来看。评价指标体系则主要包括三部分、11个具体指标。一是政策符合性指标,主要评价基金投向对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绿色发展、民生就业、创业投资等的支持情况;二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指标,主要评价基金支持国家重点区域战略、与省级重点投资领域契合度及有效利用产能情况等;三是政策执行能力指标,主要评价资金效能和基金管理人投资水平。
此外,还有8类行为被纳入负面清单,包括新增投向不符合调控要求、投向产能调控行业一般性项目、违规增加隐性债务等;出现负面行为的基金当年度不参与评价,并采取约束措施。
和这两大重磅文件一出,立即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行业引发热议。多位受访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行业人士告诉水木资本董事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征求意见的两个文件都非常具有实操性和科学性。规范和明确了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目的,提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应用措施,有利于形成全国布局合理的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
唐劲草关注到,各地发展产业与招商引资的“内卷”,自去年起正在逐步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征求意见的也再次强调,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此外,还提出,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这也符合当前业内的发展趋势。
还有头部VC人士对“从整个母基金行业来看,当前,国内的引导基金已经进入3.0版本:从1.0版本的粗放式发展,到2.0版本的精耕细作,再到现在,由设立单一引导基金转变为设立引导基金集群,打造基金矩阵,并注重形成省级、市级引导基金的合力。可以预见的是,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将在2025年进一步规范,将更高效地吸引更多资本来带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培育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唐劲草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