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 2025丨雷火黄卓:靠单一内容和品类打不开全球市场的大门,攻坚3A游戏不能只拼硬指标
更新时间:2025-07-31 22:24:50 浏览次数: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开幕在即,在7月31日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雷火市场及营销总经理黄卓表示,当前,中国厂商已经有能力把天马行空的创意稳稳搭进全球每一块屏幕,但未来中国游戏厂商进军主流市场,还是要采取更区域化的策略。

  黄卓的发言以185.57亿美元的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销售收入数据开篇,“这个占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近四成的数字,既是成绩单,更是叩问:中国已成为游戏出口大国,但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品质发展?”

  “靠单一内容和品类打不开全球市场的大门。”黄卓的这句话,道出了国际化探索的核心认知。回溯游戏的出海历程,从早期依赖“舒适区”,到如今在多品类赛道全面开花,背后是工业化能力沉淀。

  
雷火市场及营销总经理黄卓 过去十年,中国手游迎来“黄金增长期”,同步完成了从到等游戏的品类突破。“这不仅是创意的胜利,更是工业化体系的成果。”黄卓强调,这种“硬功夫”体现在大规模、高效率开发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上——从玩法构思到技术落地,从跨平台适配到全球化运营,一套成熟的研发管线支撑着不同品类产品的稳定输出。

  如今,这些“硬功夫”已转化为全球玩家触手可及的体验:东京地铁里,年轻人低头激战;里约热内卢的咖啡馆中,南美玩家组队畅玩。“中国厂商已经能把创意稳稳搭进全球每一块屏幕。”黄卓的这句话,也印证了工业化能力带来的全球化渗透力。

  与暴雪合作开发的,则让对全球化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款产品虽在全球市场取得成绩,却未能改变欧美玩家偏好PC和主机端的习惯。“这让我们意识到,进军主流市场必须尊重区域特性。”黄卓表示,这一认知推动在多平台领域持续发力:在手游主流市场精耕细作,在PC和主机主导的欧美市场则针对性突破。

  “产品基础服务到位、硬功夫不掉链子,都只是‘开胃菜’。”黄卓的这句话,点出了中国游戏出海的进阶逻辑——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让玩家觉得“真好玩”。而这一点,在的成功中得到了体现。

  这款去年12月上线的游戏,赛季更新后一举冲上Steam双榜第一,三个月内全球用户突破4000万,成为闯入欧美主流视野的现象级产品。黄卓解读道,这个“Fun”背后是无数细节的打磨:精准还原漫威超级英雄的特质,让玩家在操作中感受到角色魅力;优化战斗节奏与交互体验,让不同地区的玩家都能获得流畅快感。“在对手的优势战场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对‘好玩’的极致追求。”

  同样的逻辑体现在和的出海表现中。前者凭借自由畅快的武侠竞技体验征服海外玩家,后者以独特的末日生存玩法,在移动端公测首日登顶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免费榜。这些产品共同证明:中国游戏已从“本地化适配”的初级阶段,迈向“用普世性乐趣打动全球玩家”的高阶阶段。

  “二十年前,微软问我们何时能在Xbox开发主机游戏,我们只能尴尬微笑。”黄卓的回忆,道出了中国游戏厂商曾对3A领域的“敬畏”。彼时,3A游戏“高预算、高工艺、高品质”的三座大山,让中国开发者望而却步。

  如今,随着产业实力的跃升,这三座大山正在被逐步攻克。从预算来看,游戏业务收入20年间增长60倍,为3A研发提供了支撑。“当年是被预算限制了想象力,现在则有了试错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高工艺”的突破。据称,经过二十余年积累,已构建起成熟的3A研发体系:从主流技术工艺的掌握,到研发管线的配置,再到跨平台引擎的应用,“该怎么做、用什么方案,都已有清晰认知”。黄卓以汽车产业类比:“就像二十年前中国车厂难以打造高端车型,如今却能与全球品牌同台竞技,游戏行业的工业化能力也已迈过了门槛。”

  最难的“高品质”突破,则体现在文化共鸣的打造上。“3A游戏作为文化产品,不能只拼硬指标,更要有‘神’。”黄卓以首款叙事型单机3A为例,通过“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叙事,在首支宣传片发布后便引发海内外情感共鸣。为了还原历史,开发团队还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获取了覆盖全省的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数据扫描和史料考据,“我们想证明,中国开发者能做出打动全球玩家的3A”。

  展望未来,黄卓公布了冲刺全球市场“高地”的产品矩阵:是100%中国制造的跨平台大作,还有正在研发中的。这些产品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将“Made in China”打造成全球游戏行业高品质可靠产品的代名词。

  “在制作高品质游戏这件事上,我们已经练就了硬功夫,现在可以施展软实力了。”黄卓的这句话,既是对的期许,也是对中国游戏行业的展望。从品类突破到3A攻坚,从工业化能力到文化感染力,中国游戏出海正在完成从“量”到“质”的跨越。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